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员制”是指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的工作中,由属地街道职能科室负责人所担任的“政府工作咨询员”和反映群众心声的“民情联络员”,在人大代表搭台下,实现当面交流、精准对接,快速解决民生问题。

全面推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双员制”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民有所求 我有所为

小港街道“双员制”接待现场
村民在新模公交站乘坐783路车

    何谓“双员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勇于自我革命,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我跨越。

    集民智、纳民谏、听民情、解民忧。人大代表接待室是联系选民、听取群众意见的重要平台,也是收集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渠道。一个小小的接待室,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早在2009年,北仑大碶街道率先在九峰山和横杨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接待室,随后戚家山、小港、新碶等街道也陆续设立了代表接待室,至2013年全区共设立代表接待室54个。随着接待室工作的深入开展,代表接待室如何从“有”到“优”,成为各代表接待室面临的问题。

    北仑发扬基层人大的首创精神,2015年在全市率先探索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双员制”,在小港、大碶两个街道先后试点,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北仑在全区推广实行,全面激发基层人大工作的活力。

    “双员制”的基本流程怎么走?据小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培龙介绍,由街道人大工委事先聘请若干名“民情联络员”,在接待日之前,参与接待的人大代表与“民情联络员”广泛听取、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参与接待的首席代表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街道人大工委,街道人大工委分析梳理后与相关“政府工作咨询员”做好对接工作,“政府工作咨询员”制定选民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接待当日当场向“民情联络员”、选民作出答复,给出拟办意见,人大代表进行跟踪督办。待办理工作结束后,由代表、“民情联络员”和选民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

    全面准确的社情民意是代表接待室的源头活水,顺畅高效的意见处理机制是代表接待室的有效出口。据了解,目前,北仑全区共有55个代表接待室,已有10个街道聘请了“民情联络员”,共434名,其身份大部分为村(社区)干部、社工等。下一步,北仑区各街道还将按照每个接待室10名至20名的标准,增加人员,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

    关注民生、聚焦民意,帮助推动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紧迫、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人大工作的着力点。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第一时间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小港街道、大碶街道自开展“双员制”接待以来,落实了涉及环卫、交通、医疗、景区管理、公共卫生等不少与选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与支持。

    “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的自觉性。”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邬志刚认为,推进“双员制”接待工作模式,不仅有利于代表依法有效履职,保持代表接待室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能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更确切地说,法律有要求,选民有需要,实践效果好,操作易复制,‘双员制’是激发代表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

    

    专家点评

    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室)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载体,我市目前共有代表联络站573个。如何使代表联络站(接待室)真正成为代表反映民意的直通车,如何使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反映群众诉求,如何使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全市各地都在努力实践创新中。北仑区小港、大碶等地近年来探索试行的代表联络站(接待室)“双员制”接待模式,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各村、社区的“民情联络员”,延伸、延长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触角和时间,畅通了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表达渠道;二是街道办事处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担当“政府工作咨询员”,面对面听取和回应“民情联络员”和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意见和要求,使得人民群众意见要求的处理反馈机制更加健全、灵敏和高效,有利于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三是区人大代表努力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搭起双向沟通平台,代表工作机构具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双员制”接待模式,是北仑探索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常态化机制化的鲜活经验,值得总结、深化和推广。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选举工委主任 董学东

    基层在线

    自2015年小港街道实行人大代表“双员制”接待以来,通过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试行人大代表会同“政府工作咨询员”联席接待选民,民意诉求更加畅通,代表作用更加凸显,接待效率显著提高,特别是政府解决民生热点问题也更接地气了,取得了很好效果。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双员制”接待方式,目前已在街道6个接待室全面推行。通过“双员制”接待,街道有效地拓宽了党委政府民情触角,并在人大代表监督下,“政府工作咨询员”积极参与,解决了一大批与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有力推进了街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北仑区小港街道党工委书记 柯静君 

    我们街道办事处接受人大监督,不仅是履行职责的法定义务,更是搞好街道工作、高分答好民生“问卷”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大碶街道人大代表接待室试行了“双员制”接待,取得很好成效。今年,我们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双员制”接待活动,与代表一起下基层“接地气”,真正拉近政府与代表和群众的距离,做到把民生“脉”,治基层“疾”。通过与人大工委的互动,我们实现了街道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双赢。总而言之,支持、配合人大工作,不仅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更是做好工作、做出政绩的引擎和推进器。

    ——北仑区大碶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声波 

    2011年开始,新碶街道人大工委在紫荊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接待室,建立了代表接待室选民意见处理机制。目前,在街道三大区域9个片区建有三个代表联络站和9个代表接待室,实现代表接待全覆盖。同时,还将代表接待室工作与区域化党建、区域化社会治理三网融合,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了提高代表接待室的实效,还建立了一支“民情联络员”队伍,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下一步,我们将要求街道办事处正副主任、办事处各科(室)、片区、社区、村负责人积极参与代表接待室开展的“双员制”接待活动,更多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北仑区新碶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陈 辉 

典型案例   

 “双员制”接待催生崭新公交站

    2016年3月,小港街道谢墅社区接待室驻点人大代表收到“民情联络员”的“紧急”信息:783公交线路调整原本是好事,但撤销了新模公交站点,对当地将近4000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当地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小港街道人大工委积极联络街道城建科、北仑区公交总公司、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大代表在3月21日上午现场接待,相关部门现场听取了“民情联络员”反映问题,认为群众诉求合理,应该恢复783公交新模站,并制定车站改造方案,明确各部门责任和大概完成时间。现场接待后,“民情联络员”立即把结果反馈给村民群众,大家的情绪得到平复。经过人大代表督办,完成改建的全新的新模站于2016年7月6日投入使用,赢得周边村民的一致好评。

本版撰文 厉晓杭 金旭孟 何菊花

    图片提供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