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领域”泛黄的问题,已日益受到各方重视。 今年2月28日,新闻联播上有一则短讯——我国严查利用VR眼镜等新技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新闻中提到:近日,北京、广东、浙江等多地查办了一批利用网络直播、VR眼镜等新应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典型案件。仅在深圳一地,警方就捣毁了8处窝点,扣押VR眼镜6千多台。 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去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直面云盘、网络直播平台、微领域、不雅视频、新闻客户端等领域不断出现的涉“黄”涉“非”问题;截至去年11月,全国共清理处置淫秽色情等网络有害信息420余万条,取缔关停网站1.3万余个。 此外,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下阶段部署来看,“微领域泛黄”的问题将是今后打击重点:今年将深入开展网上非法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以“净网2017”专项行动为平台继续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其中,包括专项整治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和“两微一端”、QQ群、网盘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当前查处“微领域泛黄”问题时,仍面临发现难、查处难、对网上新型业态的法律约束不足等问题。一些网络运营商和手机应用开发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唯独“省略”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新技术带来新传播途径,同时也暴露了大量的监管漏洞和空白,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众多部门的“多头管理”。 为此,有律师建议,应该针对目前新出现的情况,明确管理部门的主体责任,并积极与网站等平台合作,探索构建日常监管机制。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并完善相关法律,补上其中的不足。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有代表提到了这个问题。当前,我国关于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仍沿用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相关司法解释,这位代表建议,对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应予以符合形势的发展。 此外,需明确的是,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遏制“微领域”黄流的力量之源。相关职能部门应大力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网上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积极发动群众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开展“净网”专项行动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