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微评

    据7月26日人民网报道:微信上一键报警,民警“抢单”接警?近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滴滴报警”功能,引发热议。当地回应称,接警方式拟将“巡逻就近接警”与“指挥调度派警”结合起来,同时设置警情提醒,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就不需要频繁查看手机终端。

    点评:与传统的电话报警相比,“滴滴报警”优势明显:流程便利,周边警力能通过“抢单”快速部署到位;事发地址定位更清晰,提高报警准确性,等等。对于这样的创新之举,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群众平安的“利器”。

    @海螺沟:值得鼓励。

    @哔哩哔哩:“接地气”的服务是群众乐意看到的。

    据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最近在一次西部经济类论坛上,一家手握核心技术和多项专利的制冷设备制造商说,他们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比大牌企业差,但“企业所在地”身处西部地区让他们处处碰壁。之后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在名片上印了上海的地址和电话,市场开拓工作顿时顺利了许多。

    点评:这种创新领域的“地域歧视”,折射出西部地区吸引、留住人才的难度。“地域歧视”客观存在,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地地方政府应在完善育才引才机制、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

    @欧普宝宝:在上海每月拿5000元工资的人,给1万元他都不愿到西部来。

    @大谬:西部人才东南飞。

    据7月26日《燕赵晚报》报道: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结果显示,一些“网红”奶茶虽然打着“配方科学、材料真实、原奶制作”等宣传口号,但普遍含有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奶茶相当于四杯咖啡,这种成分对孕妇和儿童不宜,但仅有一家有相关提示。

    点评:权威调查说明,“网红”奶茶名不符实,并非如其宣传的那么让人放心,反而存在诸多问题。既然“网红”奶茶跟普通奶茶区别不大,价格还高出一截,如此炒作就涉嫌商业欺诈,监管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并责令其纠正。

    @梅丽姨:好喝是关键,总有人去买的。

    @ashi:“孕妇不宜”这种提醒是应该的。

    据7月26日光明网报道:近日,嘉兴一位女网友的帖子引发热议。女网友称天热和小姐妹各自带着3周岁的儿子一起去游泳,女更衣室管理员坚决不让两个小男孩进女更衣室换衣服,许多来游泳的女性表示反感小男孩进女更衣室。

    点评:换衣是件很私密的事情,将孩子带在身边,“女网友”是放心了,其他女性能不觉得尴尬吗?为了个人的放心侵犯他人权益,自然是不可取的。再说孩子好奇心强,在“异性儿童不得入内”的牌子前止步,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在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颠婆:既然觉得孩子小,在外面换好衣服也未尝不可。

    @老范:游泳馆可以弄一个“第三更衣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