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慧 清朝帝王喜欢京戏是出了名的。我们平素看晚清民国背景的电视电影,常能见到皇亲贵胄们有事没事就要看戏,兴致上来,还要票戏,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风气。而我们的国剧——京剧也就是在那个环境下形成、发展、成熟乃至鼎盛,并出现了一批大师级艺术家。罗泰琪这本《清宫戏班纪事》对皇宫大内中御用戏班子的发展沿革进行了详细介绍,然而有意思的是,作者并非梨园中人,在写该书之前也从未创作过与京剧有关的作品。只因他对200年来的京剧史极感兴趣,更觉该剧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它的知识,所以才挑战自我,写了颇具专业水准的《清宫戏班纪事》一书。 清代从第一个皇帝顺治开始,经康雍乾、嘉道咸至同光宣,十个朝代,十个皇帝,外加慈禧太后,无一不是爱戏、懂戏的戏迷。每一朝代都设有一定规模的宫廷戏班,这些御用戏班和民间梨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后来还互为补充、逐渐融合。所以说,京剧的成型和清宫戏班的兴衰大有关系。 顺治帝时,宫廷宴乐沿袭明制,但皇宫里开始培养一批有才艺的太监。康熙承继大统后,一次去苏州看到了昆曲,很喜欢,就动脑筋在宫里建了南府戏班。南府建立后,上行下效,加之洪升、孔尚任等戏剧大家写出了《长生殿》《桃花扇》等剧本,昆腔一时风靡京城。到雍正时,因担心官员们借着家养戏班宴请宾客的机会结党营私、妄议朝政,就下旨外官不得有家养戏班。可他自己却在宫里建了一座名为“清音阁”的辉煌戏台,供自己和后妃享乐之用。到了乾隆朝,我们知道乾隆爷有着蓬勃的娱乐精神,他下江南时带回了不少女戏子,有历史学家甚至考证出嘉庆皇帝的生母就是当时随皇帝回京的一个昆曲小旦。嘉庆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是查抄和珅,虽然前朝的雍正曾严令禁止官员养戏班,但到这个时候,上面政策一宽,下面达官显贵们家中照样笙歌不断、琴曲悠然。嘉庆觉得奢靡之风不可不遏,便再次下令取缔家养戏班。道光皇帝好节俭,别说花钱养戏班了,就是龙袍上也要打上几个亮晃晃的补丁,所以他裁撤南府。可宫廷祭祀庆典仍需艺人,于是道光年间就建立了著名的“升平署”。咸丰帝的戏瘾很大,他想看戏,还要看好戏,可宫廷戏班的水平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趁此机会,民间艺人重返紫禁城。光绪皇帝没别的特长,就是喜欢打鼓,且天分不差,很快成了一名帝王级别的锣鼓行家。关于慈禧看戏的传说就更多了,慈禧从进宫开始就看戏,多年下来,自成内行。她要太监们放弃昆弋腔而学皮黄,还要内廷供奉无偿地去帮助艺人们组建私人戏曲科班,甚至在京剧名角谭鑫培嫁女儿时,差人送去贺礼。客观上来说,慈禧的这些举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时京剧艺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到了宣统时,京剧越来越兴盛,国家却被那些看戏爱戏的君臣们折腾得越来越弱。当时民间有谚云:“国之兴亡谁管得?满城争唱叫天儿……” 《清宫戏班纪事》名曰“纪事”,不是虚言。作者参阅诸多梨园行家的著作和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一番去伪存真的考证才写成此书,所记所评皆有据可查,书中的引文内容也在末尾处详细注明了出处。 其实到了今天,清宫戏班早已成为老黄历,但中国的京剧却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所以看《清宫戏班纪事》很有些“回首犹重道”的意味。总的来说,清代最高统治者对戏曲的爱好,一方面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娱,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借用这种“文艺宣传方式”来教化臣民、巩固统治。这无形中使得民间戏曲和宫廷戏曲有了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剧种的艺术层次,强化了京剧的传播广度,促成了它后来的兴盛与繁荣,最终令京剧成为我们的文化瑰宝和国粹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