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造”实体经济新动能

——上半年经济运行述评①

    本报记者 殷聪

    在上周公布的宁波经济“半年报”中,工业经济表现抢眼,特别是一些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达到了过去5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比如,上半年全市规上企业利润总额574.4亿元,同比增长29.9%——这是在去年规上工业利润30.5%的高增速基础上获得的,殊为不易。而全市企业亏损面低至20.6%,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所罕有。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更被赋予了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国家使命。今年以来,宁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工业经济在提质增效、动力转换中,呈现了“稳中向好、好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在鄞州区的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一只只旋梭在经过250多道工序细心打磨后,下了生产线。这种半径不超过2厘米的旋梭,是缝纫机的“心脏”。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德鹰”旋梭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6%,稳居世界第一,“德鹰”由此进入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录。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看似有效需求不足,实则是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深层症结没有解决。从这层意义上看,一批又一批单项冠军在宁波的涌现,正以其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高端化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技术是制约“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四大瓶颈。肩负“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使命的宁波,也把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作为培育新动能的突破口之一,筛选出169个“四基”产品,进行产业化突破。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目前中车超级电容器、威孚天力增压器等7个项目已入选国家强基工程项目,墨西科技年产300吨电子级石墨烯微片生产型技改等3个项目进入年度国家工业强基示范项目公示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

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新技术、新模式在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今年上半年,我市精准施策,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强化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吉利罗佑的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数字化智能车间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镇海炼化智能工厂和慈星股份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银电池的“黑灯工厂”、均胜汽车电子的数字化车间,还引来了“工业4.0”发源地德国国家电视台的摄制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53.9亿元、649.2亿元、4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1%、12.8%,都超过了规上工业增加值9%的增速。

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于创新转型的共识进一步增强。今年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1.9%,购置技术成果费用支出增长37.1%,累计发展专利授权量1994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7.6%。

新动能孕育新希望。虽然新动能发展势头较好,但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新旧动能的转换尚需时间培育。另一方面,宁波工业投资低位波动、工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终端产品、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相对迟缓等瓶颈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工业品价格持续倒挂,也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对企业盈利和生产预期产生不利影响。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未来的起点。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潮水已经汇集,那些颠覆性的重大创新正在积蓄动能。身处这个技术和产业的大变革时代,宁波将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为契机,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点企业和重点改革,一手抓新动能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发展智能经济,振兴实体经济,让“宁波智造”的名片更加亮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