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建新:

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还需努力

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发规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方建新

    上半年,宁波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高开稳走、稳中见好”的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向好,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困难依旧存在。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好于预期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好于预期。数据显示,我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6.5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7.5%的年度目标。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增速较快。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了12.8%和11%;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率达29.9%,企业亏损面明显缩小。

    二是外贸快速增长。沿续一季度的良好态势,我市二季度外贸进出口仍维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增速达18.3%。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工业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三是工业发展增长速度较快。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3%。

    四是港口运输依旧平稳,并较快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5%。

    投资增速回落等问题需高度重视

    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我市工业投资相对低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与去年反差较大;建筑安全工程依旧低迷,基础设施增速开始放缓,投资增速的放缓或对我市下一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工业经济走势并不乐观。石油加工、汽车制造、烟草等重点行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新兴产业的规模与其他城市仍有差距;企业节能环保压力不断增大;足以支撑工业发展的新兴产业尚未出现。

    三是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速有所回落,金融业等重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与杭州互联网服务、软件服务占比超过75%相比,我市服务业业态相对落后,宁波占比75%的仍是商务服务业。

    四是经济增长的成本压力仍然较大。企业融资、用工、原材料等成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供给侧改革支撑上半年好成绩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一批落后产能被淘汰,规上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产品销量有所提升;企业运行软性成本明显降低,企业经营环境趋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是地区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稳步提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市科技大市场的投入运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加快。

    三是外贸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外贸出口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0%,外需的增长对宁波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发展环境趋好不利因素依旧存在

    国外方面,我市发展环境总体趋好,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国际经济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计有所提高,但经济复苏的韧性不足,仍面临着诸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条件收紧等问题。英国脱欧、反恐形势、国际政局等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进程。

    国内方面,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平稳增长、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宏观经济政策更加成熟,宏观调控更加有效。“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带来重大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宁波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宁波也面临着旧的政策优势消退,新的政策优势难觅的困惑。

    五措并举确保实现“全年红”

    要确保全年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奋发向前,以实干精神抓好各项举措的落实。

    一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全市40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近150个重点前期项目,确保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要着力促进民间投资增长,落实民间投资鼓励政策,改进和提升政府服务,强化民间投资的政策配套,促进民间资金进入我市;要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改革招商体制机制,完善招商服务平台,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招商队伍,吸引外商投资和市外资金来甬投资。

    二要精准施策,不断降低企业成本。要抓好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分工,加强监督考核,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积极推进《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的落地,落实“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相关政策,努力做好宣传工作;要做好政策储备,根据国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体制、棚户区改造等改革动向及财政货币政策走向,研究制定宁波的政策举措,择机出台降本减负政策;要精准帮服企业,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用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三要多措并举培育增长新动能。要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精准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单项冠军培育等八大重点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智能技改项目和自动化改造示范项目;要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实施“351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引领性产业;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大力培育初创型企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实施新一轮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积极申报建设浙东南国家创新示范综合试验区;全面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支持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等平台建设,打造“创业创新”高地;要加快特色小镇培育,统筹推进江北动力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余姚模客小镇等14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谋划申报建设省第三批特色小镇。

    四要未雨绸缪防范各类风险。要高度关注并积极做好新常态下出现的风险防范工作;要做好金融领域风险管控,继续加快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避免资金链、债务链和资产缩水相互交织形成的恶性循环;针对担保链快速蔓延的严峻形势,建议探索实施民营企业担保由“无限责任”担保向“有限责任”担保转变,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形成的放大效应;要做好房地产风险防范,主动跟踪监测房地产市场动态,加强评估和预警,做好调控政策实施评估和新政策预案,根据商品房库存数量,科学制定土地供给结构,适当增加供给,稳定市场预期;要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推动棚改居民购买商品房。

    五要立足长远谋划重大发展战略。要积极申报国家“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按照省第十四届党代会提出的支持宁波申报建设国家“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要求,抓紧制定综合试验区工作方案,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争取早日获批;要谋划推进宁波都市区建设,制订出台并实施《宁波都市区规划纲要》,加快各项政策落地:推进金甬铁路建设,加快甬舟铁路前期谋划,建设一批交通枢纽门户区和产业功能区;要积极争取国家改革试点,力争在申报建设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综合试验区等方面有积极进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