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消失的战地记者——方大曾

方大曾
方大曾战地摄影
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在河北蠡县向上海寄出了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神秘消失。
方大曾拍摄的《卢沟桥事件》图集
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录制现场(叶赵明 供图)

    他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了人民的苦难和反抗,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民族的命运。1937年9月,他在抗战一线神秘失联,时年25岁。他留下的珍贵照片和文字,成为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80年前的新闻变成了历史,但我们永远铭记这血色的一页!

    叶赵明           

    如果方大曾还在世,应该已是百岁老人,但了解他的人至今仍称他“小方”。

    1912年7月,方大曾出生于北京东城区的协和胡同,父亲在外交部工作,家境殷实的他,读小学时开始迷上摄影。

    18岁,方大曾考入中法大学,在此之前,他发起并组织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毕业后,方大曾在天津的“中外新闻学社”担任摄影记者,工作半径从天津延伸到唐山、北戴河、秦皇岛一带。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爆发,方大曾到前线采访,活动于长城内外。“为了把绥远抗敌的情形,给读者一个实际的正确的认识”,43天的时间里,在塞外的冰天雪地里,他几乎是孤身一人奔波于各个战场之间,沿途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了一个个震撼历史的镜头,先后发表了《绥东前线视察记》《兴和之行》《从集宁到陶林》等长篇战地通讯。他所发的报道,均署名“小方”。方大曾很喜欢“小方”这个笔名。他曾说,“方”者,刚正不阿也,“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于国于民有用的人。”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摄影还是个新鲜、时髦的高科技玩意儿,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休闲娱乐工具。出生于殷实之家的方大曾,尽管拥有了这个“奢侈品”,但他的镜头之下没有风花雪月,朴素的民本思想让他更愿意贴近贫弱中国冰冷的现实生活和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方大曾由此显示出一个纪实摄影家和摄影记者的可贵品质。作家余华在纪念文章《消失的意义》中这样说道:方大曾的作品像是三十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这些精美的画面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旧式的火车,早已消失了的码头和工厂,布满缆绳的帆船,荒凉的土地,旧时代的战场和兵器,还有旧时代的生活和风尚。然而那些在一瞬间被固定到画面中的身影、面容和眼神,却有着持之以恒的生机勃勃。他们神色中的欢乐、麻木、安详和激动;他们身影中的艰辛、疲惫、匆忙和悠然自得,都像他们的面容一样为我们所熟悉,都像今天人们的神色和身影。当一切都消失之后,方大曾的作品告诉我们,有一点始终不会消失,这就是人的神色和身影,它们正在世代相传。

    1937年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向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方大曾只身奔赴前线。7月11日至22日,他在家中写出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并洗印出记录卢沟桥、长辛店遭日军轰炸后惨状的照片,成为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

    “刚愎自用的日本少壮军人对于这两度战役的败死自然是绝不罢休。农民们被强迫着割平自己的庄田,不止此也,割完之后,还被活活地埋在地上,只留一个头在外边,等他们慢慢死去。至于妇女们所遭遇的命运,更不忍想象了!为什么我们不立刻动员,把这些惨无人道的野兽赶出境外呢!

    “二十九军在这次抗敌战斗中,其悲壮惨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记得在日军二次进攻的夜里,我军有一排人守铁桥,结果全部牺牲,亦未能退却一步。

    “我感觉二十九军的兵士每一个都很可爱,他们平均年龄都很小,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正充满了天真活泼和英勇热烈的心,又何况他们都受过铁的训练与强烈的民族意识的浇灌呢!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

    1937年7月28日清晨,方大曾与《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实报》记者宋致泉、《新华日报》记者陆怡从保定出发到卢沟桥前线。从此就与家中失去了联系。

    1937年9月14日,涿保会战全面展开,日军投入兵力87500人,中国军队约12万人。18日,涿州沦陷,保定吃紧,方大曾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就在涿州陷落的当日,他从那里向上海寄出了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从此以后,这个活力十足的生命,神秘消失……

    对于这位战友的失踪,范长江后来曾无比痛惜地写道:“随着平汉战局恶化,保定失守,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消息了……我们还看不到我们这位硕壮身躯、红润面庞、头发带黄斯拉夫型的青年新闻战士!”

    在朋友们的寻找中,在家人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方大曾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25岁。此后,他的名字几乎被摄影史所遗忘。

    方大曾,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1937年9月,自河北蠡县寄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神秘失联;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15年里一直在寻找方大曾那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身影。

    且把时间回溯到1999年10月。一天,中央电视台年轻的纪录片编导冯雪松在办公室的报纸堆里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传真,内容是中国摄影出版社发来的合作函。函中的几个关键词吸引了他。一个陌生的名字:方大曾;神秘失踪;837张照相底片。这些关键词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冯雪松觉得,这种跨越时空的神奇际遇,或许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冯雪松开始行动。他首先见到了方大曾的胞妹,85岁的方澄敏女士。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几乎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哥哥方大曾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上。记者的到来,让她感动不已;而面对一个八十多岁老人的眼泪,冯雪松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我帮你,我会在电视上让你看到你哥哥。”

    此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冯雪松一头钻进资料库,查阅了大量民国时期的报刊,他通过历史碎片,慢慢建立一个时空坐标,形成链条,理清方大曾的生命轨迹。接着,他按着梳理出来的线索,重走了方大曾的足迹,石家庄、太原、大同、保定、蠡县……寻访中,年轻方大曾的模样被渐渐还原!

    2000年9月,正在中法大学拍摄方大曾母校素材的冯雪松,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第二天当他赶到内蒙古老家医院时,父亲已进入弥留之际。三天后,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为保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1月8日在新中国首个记者节顺利播出,他带领摄制组继续上路。这一次,他的背囊里多了一张父亲的照片。

    冯雪松说:“父亲是有一个终点的,我看到了。然而方澄敏没有看到她哥哥的终点。她可能就是把类似于这样的一张照片,作为她的一个幻想,她期待着哥哥重现,也期待着他归来。这种亲情,可能比我对父亲的这种情感更加浓烈,更加深厚。”

    冯雪松15年的追寻,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好奇,后来就变成对一个家族的交代,对一个民族的交代。随着对越来越多资料的掌握,他发现,对于卢沟桥,对于抗战还有另外一种表述,还有更直接的来自第一现场的影像和文字信息。

    “将士们离别绥东时,大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抛掉了,除了在战场上所需要的武器外,别的什么也不带,以示决心。没有一个人的脑子里,想到抗战以外的事。”

    ——方大曾《血战居庸关·抢防南口》

    “这是一个全民的抗战,是一个生死关头的民族解放斗争,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并且必须组织在抗战行动之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着最后的胜利。”

    ——方大曾《保定以南》

    寻找方大曾的历程,是在弥补一种记忆,弥补一个新闻人在历史关键时刻的表达方式。正如中国新闻界泰斗方汉奇先生所评价的那样:“方大曾的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还有中国战地新闻史研究是一大贡献。”

    最终,冯雪松如期完成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完成了他对方澄敏女士的承诺!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战地记者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6年3月16日,方大曾的家人将方大曾留下的837张底片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2014年,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专著出版发行。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他的失踪地——保定落成,并对外开放。

    2015年8月31日,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在宁波书城举办“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读者见面会,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通过作者冯雪松的现场介绍及后期对作品的研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敏感地捕捉到了题材背后的时代价值,并确定通过广播访谈的形式,以“寻找方大曾的历程”为主线,以“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主题,以跨时空心灵感应般的独特视角展开了两代记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整个创作持续了近两个月,宁波——北京,两次往返,一稿、二稿、三稿,电话沟通,邮件交流,学界采访,篇幅一再扩容,又一缩再缩,最终定稿。作品从“神秘消失”“艰难寻找”“价值重现”三个角度、五个篇章,梳理了方大曾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解读了冯雪松15年追寻过程的艰辛与执着。作品最终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寻找方大曾”这件事至少具有“三重寻找,三重宣示”的意义:寻找和宣示新闻理想,寻找和宣示史家责任,寻找和宣示亲情与大爱。两代记者、同一价值的核心主题,成为作品成功最大的支撑。这是一名新闻人的实践之路,是他对于职业理想的笃信和真诚,这是面对探索之路上的清苦挫折、困境挑战前不断超越的坚韧和勇气,这是对理想信念、情怀使命不忘初心、风雨兼程的忠诚和敬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曼丽在节目连线中评价:“追寻之路,把两代新闻人的理想信念融通起来,给了我们一种信心和力量,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大曾的精神会在当代、当下继续传承下去。”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当中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48字箴言,同年11月7日又以“四向四做”为要求,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这个背景下,方大曾这个题材,成为探讨当代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生动案例。

    出于对这个作品价值的珍惜,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相继从新闻、文艺、广播剧等多个角度,形成了方大曾作品系列,用广播最具优势的声音“特质”进行了呈现。

    2017年7月7日,为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由宁波广电集团创作出品的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92最动听》、音乐广播《如意鸟》栏目以及新媒体客户端“点看宁波”同步首播,并于7月10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播出。这是继广播新闻访谈《寻找方大曾——两代记者穿越时空的对话》获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后,这一题材创作的延续。以记者为主要角色进行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广播影视界并不多见,这部剧的推出更是填补了广播剧领域的空白。

    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以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为主要人物,记述了他在1936年绥远抗战前线、卢沟桥事变现场以及涿保会战等地的报道和经历。全剧一共四集,120分钟,以方大曾1936年11月至1937年9月在华北抗日战场的采访足迹为主要线索。在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方大曾三赴战场,直抵绥远、卢沟桥、保定等战地一线,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军民抗战的珍贵图像,写下多篇战地通讯。

    该剧创编历时一年多,演播制作精良,“多时空、多主线”立体穿插,营造了丰富的听觉空间。同时,该剧还邀请了《甄嬛传》《芈月传》中甄嬛芈月的配音演员季冠霖以及《西游记大圣归来》大圣的配音张磊参与录制。《战地记者方大曾》堪称宁波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声音力作。

    今年7月19日,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宁波广电集团联合召开“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作品研讨会,市记协主席徐正、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史伟刚、宁波广电集团副总编辑叶秀少以及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广电学会等11名代表出席。

    宁波广电集团副总编辑叶秀少表示:作为方大曾系列题材之一,《战地记者方大曾》几易其稿,几经淬炼诞生。期待有更多的新闻人了解方大曾这样一位中国新闻史、中国摄影史上的传奇人物。

    市记协主席徐正表示,在中国记协发起“践行‘四向四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倡议的背景下,《战地记者方大曾》这种在家国情怀基础上的职业精神为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材,这部作品的背后,更体现着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争先创优的精品意识,值得在我市新闻界进行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