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宁

一路写生 一路探索

孙宁近影
外婆的灶台
(水粉)
孙 宁

    人物名片

    孙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授、美国北科罗拉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分院名誉院长、北仑区美协名誉主席。作品曾参加第七、八、九、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五、九、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以及中国水彩画大展,并获奖。曾在丹佛、维也纳、东京、广岛、长野、吉隆坡、符拉迪沃斯克等地博物馆、画廊和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展览,开展学术交流。

    赵淑萍

    岁月如歌 一路风景

    说起孙宁,人们常用“学院派”来定性他。其实,他曾经在街道工厂做过临时工,插队当过农民,专业学的是化工。

    孙宁生长在古老的京杭运河边。小时候,他总是长时间待在岸边,目送小船穿过小桥,渐行渐远。小桥流水、河埠廊坊、烟雨迷蒙……那是他记忆中永恒的故乡。十几岁,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孙宁离开杭州来到金华求学。金华一中没有美术课,孙宁报名参加了一个绘画兴趣小组。美术老师叫蒋海济,是著名诗人艾青的弟弟。蒋老师给了孙宁最初的美术及绘画启蒙。高中毕业,孙宁到金华一家街道的工艺品厂上班,日复一日地用油漆在玻璃上作画。业余时间,他跟随施明德学习国画。施老师毕业于旧时的英士大学,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国画功底。后来,施老师把自己的朋友、浙江师范大学的劳坚清,介绍给了孙宁。劳坚清先学水墨,后来转入水彩画。这几位老师都对孙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76年,孙宁来到宁波庄桥谢家支农。第二年,国家恢复高考。他很想报考美院,但认为凭自己当时的条件,希望不大。最后,孙宁考入浙江化工学校,学习化工分析。毕业后,孙宁阴差阳错地去了镇海炼化,成为一名中学美术老师。工作后,孙宁一直在进修,接受专业美术训练。其间他还多次往返金华,向劳坚清学习水彩画。最后,孙宁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三十多年,孙宁的艺术主线是秀丽的江南、粗犷的雪域。儿时运河两岸的风光、务农时农家的袅袅炊烟、灶台、老井,镇海炼化的厂房、机器,这一切都成了他的创作素材。青年时,他只身闯入广袤雄伟的高原。藏民磕头、朝圣散发出来的虔诚和一股神秘的力量,催使孙宁创作出《大昭寺》《甘孜雪山》等作品。古镇、老宅;旧时的街巷、器物,都是孙宁擅长表现的题材。1989年以来,他的“怀旧”系列作品在全国大展中屡有斩获。《城南旧事》中几间旧房、一口老井、一只木桶,就将怀旧的主题演绎得深邃、优美,那种水似的乡愁和淡淡的惆怅在人们的心头萦纡不去。这幅画在“首届中国杭州西湖美术节”上展出后获得评委一致赞誉,斩获金奖。一时间,孙宁名声大噪,被同行誉为“水彩界最具怀旧意识的抒情画家之一”。孙宁的水彩画中,流淌着中国水墨和传统诗词的韵味,这跟他早年学画的经历有关。

    布上水彩 独辟蹊径

    孙宁是一个爱探索的人。刚学习水彩画,他就发现水彩画的一个弱点——轻。“如果把油画比作交响乐,那么水彩画只能算是轻音乐。”那么,能否让水彩画“重”起来呢?1989年,他画炼化厂的管道。水彩纸厚而松软,修改后易脏。他试着将棉布裱在水彩纸上作画,没想到,这样一来,笔触落下,产生了另类的水色效果。布的韧性,可以承受反复的擦洗、折叠等重力性的技术处理。正是“织物上做的水彩”的技法,成全了他国画的意境和油画的厚重追求,使得一系列旧景旧物,显得空濛,从而有了更浓的沧桑感。他的画作顺利地进入了全国美展!第二年他画水井,又借用传统“蜡染”工艺手法制作肌理,使画面既保持了水彩的特性,又产生了迷人的肌理效果和材质美感。这样的创新,大大拓宽了水彩画的表现力。1996年,在四川美院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展中,孙宁的参展作品《灶台》中蕴藏的“秘密”,被学生们发现。此后,《全国水彩画金奖画家之技法》一书出版,其中介绍了孙宁的创作经验。一些水彩画家也曾在织物上尝试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总是不佳。

    孙宁与众不同的水彩画赢得了大洋彼岸人们的瞩目。2004年,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的教授在东方网上看到孙宁的作品,顿觉耳目一新。当年,该校和孙宁取得联系,请孙宁为该校师生作了两场艺术讲座和作品学术展。2005年初,该校艺术学院邀请他赴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孙宁从而也成为我市第一位受美方直接邀请进行艺术教育交流的在校教师。近些年,在美国当代艺术家弗吉尼亚的影响和鼓励下,孙宁又尝试以丙烯代替传统水彩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并运用刮、擦、洗等非常规手法表现人物、古村落、老家具甚至现代化的港口等。这样不仅摆脱了水彩颜料在布上作画时色彩表现力偏“弱”的局限,而且,表现语言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多样,为水彩画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赞誉。

    师法自然 因心造境

    东西方传统绘画都重视写生,孙宁深谙此道,始终坚持写生。他说,对景写生,可以观照自己的心灵。每一次写生,都是一次人生的有益思索。

    2014年,《实景真情——孙宁写生作品选》出版。从集中的作品就可以看到孙宁行走的踪迹。其中,有水彩画作品和油画作品。有故园景色、江南风情、异域风光。从表现技法看,干画法和湿画法相结合,一次性完成。笔法生动自然,色彩明丽。水色交融、酣畅淋漓,营造出灵动深邃的意境。

    从宁波走出去的画家夏克梁,回忆起十多年前和孙宁一起写生的情景。那时,西塘水乡、石浦渔港、四明山的村庄、绍兴名胜等都留下了他们写生的足迹。彼时年轻,从早到晚,不吃不喝,能画上一整天。晚上住旅馆,还会一起讨论和分享当天的战果。因为耳濡目染,他深深折服于孙宁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凑巧的是,2013年在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两人居然在俄罗斯的艺术博物馆里相遇。“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拓展,孙宁写生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改变,从安徽的黟县到江西的婺源,从本国到邻国,从美洲到欧洲,从湿画法到干画法,从具象到意象,每到一处他都寻找最动人的景色,用笔记录下感受。”夏克梁在序中写道。

    孙宁一直认为,写生需要打破固有的模式,才可以走得更远。因此,他在写生中总是践行他的艺术信念——把生活的艺术搬到纸上,并以此走进心灵。所以,当你看到异国的城堡、教堂、别墅、火车站以及郊外的风光,你会觉得清新、亲切,因为,一切艺语皆心语,在实景中,都蕴含了画家的真情。而且,你会感到水彩画的“轻”,这是轻盈之“轻”,而非内容形式之“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