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绕古村,乡愁绵长。(余建文 戴旭光 摄) |
|
、新建成的沿山大河生态休闲廊道。 |
8月1日,镇海澥浦郑氏十七房二期项目正式签约。开元旅业集团将和澥浦镇携手开发,共同打造郑氏十七房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 高耸的马头墙,在旗杆格弄悠长的影子里,遥望远山的高度;半含春色的古老村落,守望青山绿水的锦绣江南……通过二期项目的提升,郑氏十七房将建成集艺术、亲子、农业、教育和文创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文化社区及田园综合体。 澥浦是全市首批民俗文化特色小镇。“我们要结合十七房历史文化名村和澥浦大河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城乡统筹,持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凸显古镇特色和亮点,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品质小镇。”澥浦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戴旭光 提升核心景区 打好民俗特色“牌” 盛夏,十七房景区前的300余亩农耕文化园,大片的马鞭草、波斯菊开得正艳。漫步在明清古居环绕的河边,水乡风情令人陶醉。 郑氏十七房是目前国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群。而位于澥浦镇中心区域的十七房村,也成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核心。 “在整治中,紧紧抓住十七房二期项目的契机,以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抓手,围绕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提升镇中心片区的形象和品质。”澥浦镇副镇长忻文杰说。 此前,澥浦镇投巨资对地下管网、景区周边环境等进行改造。下半年,十七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根据方案,将以“恒德房”为核心,计划投资3000万元,打造长700余米的十字型明清风情街,并贯通景区水系,留住江南古村老味道。而总面积达200亩的二期配套项目,包括农耕文化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还要新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观光游览线路从现在的景区一直延伸到周边村落、庭院,打造一个“水乡私塾”韵味的“泛十七房景区”。 调动资源攻坚 打造美丽新家园 夏日的夜晚,居民三五成群,结伴来到澥浦大河边乘凉、健身。在80米宽的澥浦大河沿镇区一侧,由公园、栈道和绿带共同构成一条长1.5公里的生态休闲廊道,成为很多澥浦群众慢跑、骑行的钟爱之地。 “按照规划,镇里重点抓好‘一心一廊三轴四片多点’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牵住重点整治项目开工建设这个‘牛鼻子’,全面提升城镇颜值,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忻文杰说。 据悉,今年,澥浦全镇列入省级项目库的整治项目共18个,总投资2.45亿元,目前已完成5个,开工建设9个。剩余4个项目,已在编制招标文件或正在招标,将于本月全面开工。 上月,澥浦镇通过市爱卫办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成功跻身省级卫生镇行列。目前,全镇全面落实道路10-16小时动态保洁机制,建制村全部实行区域动态保洁责任制,垃圾处置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区集中处理”运营模式,垃圾桶装化覆盖率达到100%。澥浦的居民真切地感受到环境越来越美,生活愈发舒心。“村里实行环境大整治,推行庭院美化,现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可干净了,和城里小区一个样。”庙戴村村民小戴说。 在持续开展“道乱占”、“车乱开”等“六乱”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澥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镇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600多万元,先后引进了鼎天物业、海达公司等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卫生保洁、菜场经营、市容市貌等实行专业化管理。全镇划分为81个网格,“以块为主、全域推进”,网格责任人、联村责任人、监督员、保洁员各司其职,并开展“小手牵大手,美我新家乡”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共同呵护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