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山奇景 和乐包容

——记2017雪窦山弥勒文化节

开幕式音乐会演出的录播剧照。(汪玉磊 摄)
书法家樵夫先生(左)在接受采访。(林海 摄)
于文华在演出。(叶彪 摄)
◀萨顶顶在演出。
(汪玉磊 摄)
▶李玉刚在演出。(汪玉磊 摄)
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蒋孝严为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题词。(林海 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的铜雕作品。(林海 摄)
奉化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参观海峡两岸青年书法展。(林海 摄)
◀17日下午的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活动,天降大雨后天边出现了彩虹。
(吕天佑 摄)
佛教文化用品展上的音乐展示。(林海 摄)
17日晚的音乐会上“喜雨”倾盆而下,随即天空出现了闪电。(林海 摄)

    林海 黄成峰 严世君/文

    8月17日至19日,2017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宁波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化、艺术等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参与了开幕式及佛教文化用品展、汉墨楚韵——樵夫书法展、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等系列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与往年相比由于今年恰逢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和布袋和尚圆寂1100周年,文化节的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品质颇高,共有晚会、论坛、佛文化、展览、经贸交流等五大板块15项活动,主要有“人间潮音”2017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人间潮音”中国佛教现代化奠基人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暨《人间佛教思想文库》新书发布会、雪窦山论坛、“潮音永辉”太虚大师思想与行谊图片展、“祈福雪窦山”文化艺术展、2017年浙江·台湾合作周奉化两岸文创论坛、CCTV9纪录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佛教》录制、2017雪窦山佛教文化用品展等。

    奉化区委书记高浩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奉化这片钟灵毓秀的江南之地,西拥一座神奇的名山——雪窦山,1100年前布袋弥勒在此圆寂。2008年,高56.74米的露天弥勒大佛造像正式落成,由此开启了雪窦名山建设新篇章,给奉化大地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希望;东揽一片蓝色的海湾,63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舒展,96平方公里的海域水清面蓝,是一片充满阳光的浪漫之海,是一片承载梦想的希望之海。在名山和蓝海之间,是一块肥沃的热土。县江、东江、剡江穿城而过,经奉化江至宁波三江口奔腾出海。今年是奉化撤市设区的历史元年,奉化再一次站在发展变革的时代潮头,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有缘相约在玄妙的雪窦名山,停下脚步、放下喧嚣,用心去体验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你会突然发现,来奉化,你遇见的不仅仅是弥勒。”

    在汉墨楚韵——樵夫书法展上,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表示,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均为樵夫先生潜心创作的精品力作。樵夫先生习字,正是带着一种别样的心境去思考、去创作,以一种平和的气息来陶冶情操,不高亢而平和,不外露而敛约,不轻浮而凝重,有礼乐和雅的庄重,使其简帛书法产生了一种坚实之美与和穆之气。樵夫先生选择碑简作为习书之本,其眼光可谓独到,功力可谓深厚。樵夫先生与宁波数次结缘,其作品也曾多次亮相宁波,去年12月他就在宁波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法展。此次再次来到宁波,更是与晨钟暮鼓、庄严静谧的雪窦寺结缘,为奉化的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书法艺术之旅。

    奉化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文斌在致辞时说,雪窦山素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誉,雪窦古刹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如今,作为弥勒根本道场的雪窦山更是以佛教五大名山的盛誉闻名遐迩。此次在雪窦寺展出的樵夫先生作品,融入了楚汉书简字体的奇崛烂漫与汉碑的朴厚劲健,并注入自身新意和现代审美,别具一格,耐人寻味。这是樵夫先生坚毅笃定的品性表达,更是其质朴天然的内心呈现。

    在《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上,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书法家许志芳说,第一次来奉化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过来的。“书法是对人的生活经历的一种领悟和诠释,体现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价值和审美意趣。我从台湾来到中国大陆,开阔了眼界,很开心;自己的隶书作品得奖很是荣幸,其他作者的作品也非常有实力,很让人敬佩,让自己得到很多启发。”谈到个人的书法学习经历,他说,自己是在台湾艺术大学时期开始学习书法的,早前有美术的功底,在大学深造时专攻书法篆刻,先从颜体、欧体入手,后接触了“二王”以及米芾、苏东坡等人的作品,“现在的作品以篆书和草书居多,觉得这些文字跟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契合一些。”

    作为今年宁波购物节活动的组成部分,2017雪窦山佛教文化用品展在浙江佛学院开展,这是奉化区乃至宁波市首个佛教文化用品专业性展会。活动以“佛文化用品、香道、茶道、佛教工艺品、禅意生活空间”为核心策展理念,邀请了来自日本、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国内的上海、杭州、厦门、台湾地区等地的佛教文化用品相关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的铜雕、上海致精琉璃佛像、木与生活东方人文空间、日本茶釜茶器、东南亚香道、龙尾山房文房四宝等。展览共分为1个主展馆和4个特色展厅,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邀请中外客商300余名,参观客人3000人次以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