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了票房,还得有更大志向

——也说电影《战狼Ⅱ》

    易其洋

    自7月27日上映以来,吴京的电影《战狼Ⅱ》票房已经突破50亿元,成为第一部进入全球电影票房TOP100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和非好莱坞电影,打破了美国的垄断。《战狼Ⅱ》院线排片将延期到9月28日,票房最终突破60亿元大关恐怕不是什么难题。

    能有这么高的票房,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是电影拍得有电影的样子;其次,很巧妙地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极度缺乏的“英雄主义”,点燃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再者,上映期适逢“国产电影保护月”,几乎没有外国大片冲击。还有,因为前期观众的热烈关注和议论,使之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不走进影院参与“围观”,似乎都不好意思了。

    综合性原因,造成了“标志性”事件。特别是第二点原因,我以为,应该是关键性的。人需要自我肯定,更需要他人肯定、社会肯定。中国在不断崛起,国人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迫切需要别人的肯定、国际社会的肯定。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而《战狼Ⅱ》的故事情节,很好地契合了“爱国观众”的这种心理,也可以说是讲了一个中国人迫切需要的“英雄故事”。

    利用“胶片”宣扬和传播自己的价值理念、家国情怀,对外树立更为美好的国家形象和电影品牌,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惯用伎俩”,或许也是电影应该承担的文化使命。崛起中的中国需要这样的影片,时机到了,也一定会有《战狼Ⅱ》这样的影片出现。《战狼Ⅱ》今日之热卖,正可谓“偶然中的必然”。

    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和“野蛮生长”并存,不少“烂片”同样赚得盆满钵满。原因在于,“好看”的电影太少,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观众的鉴赏能力或者说挑选能力还处在拔河式的培育期。此时,暑期档里出现《战狼Ⅱ》这样一部拍得还算“圆范”的电影,观众自然会如饥似渴。网络上,好多人在挑《战狼Ⅱ》的毛病,不少观点我都认同。但不管怎样,它大卖了、高票房了,引起热烈关注和讨论了,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想说一句:票房高可以说明一部电影看的人多,但不一定证明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否则,我们就可能再次陷入“收视率决定一切”的逻辑泥淖。

    判定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标准有好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一条,应该是能够触及人性、打动人心、发人思考、让人难忘。当然,观众多了,电影类型多了,自然会有一大批人喜欢看《战狼Ⅱ》这类影片,这可以理解,也不是什么坏事。我所希望的是,以此为起点,我们能有比《战狼Ⅱ》更好看,更有震撼力、生命力,几十年后再看,依然让人拍案叫好的电影。而不是,陶醉于50亿元票房沾沾自喜,以为有了高票房就有了“好电影”。

    印度电影《英明神武维拉特》中,别人向“女主角”介绍:“她儿子(男主角)可是我们邦最富有的人之一。”那位母亲谦恭地说:“见笑了,别那么说,富有也只是有钱而已,要让人尊重还得有善行。”同一个人不能光有钱,还得有教养有善行一样,一部电影也不能光看票房,还应该有深度有思想。物质品生产领域流行一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中国电影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和追求。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