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失落的海归”不必冷嘲热讽

    毛建国

    近日,全球化智库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海归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相对于留学花费超过100万元,月薪不到6000元,确实有些“寒酸”,以至于有了“失落的海归”的说法(8月22日《时代周报》)。

    有事必有理,有果必有因。“失落的海归”的出现,大致是三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现在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早已过了“物以稀为贵”的阶段。统计显示,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为54.45万人,算上之前的,海归该有多少!二是现在国内教育水平上升,在一些方面已经赶上和接近国外教育水平。三是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性,已经从“看脸”时代迈向了“走心”时代。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海归还像当初一样炫目,仅仅凭其标签,就在职场上形成碾压之势,这才是一种悲哀。真正值得重视的是,面对“失落的海归”,有人由“粉”转“路”再成“黑”,对出国留学不屑一顾,认为出去没什么意义和必要,甚至认为在海归中存在大量的“方鸿渐”,是一种学历和经历的“整容”。这种心理要不得。

    对“失落的海归”,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冷嘲热讽。衡量出国留学,起码有两个标尺,一是“钱途”,以收入为标志;二是“前途”,以发展为标志。从暂时的“钱途”上讲,海归似乎并不占优势,但谁又能说,他们最终没有“钱途”呢?而从“前途”上讲,并没有证据证明海归存在严重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不能否认,在一些领域,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出国留学能够开阔眼界,对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有着莫大益处。而且,并非所有人都适应国内教育模式,对于一些人来说,换一种教育模式,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这就决定了,海外留学仍有其必要性。现实中,很多海归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终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打开国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人才交流,尤其为甚。作为人才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出国留学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在于,出国留学必须是理性的,是知己知彼的选择,不能盲目,不能赶时髦。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为了出国而出国,则无必要;如果只是为了回来拿高薪而出国,可能“触礁”。有心学一点东西,想开阔一下眼界,而且本身“不差钱”,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事实上,有些家庭也根本不在乎孩子留学回来的收入,又何必用“钱途”绑架他们。

    海外留学不要只看“钱途”,不能仅仅因为一些海归一时没有找到高薪工作,就对其冷眼相待、冷嘲热讽,这也太急功近利了。对海归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今日之中国,依然需要大量出国留学人员,只要其留学选择是理性的,就应该得到尊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