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宽容那些不合时宜的掌声

    李国民

    8月11日晚上,宁波交响乐团2017-2018音乐季的第二场演出在宁波大剧院举行。媒体报道说,演出中,除了孩子的吵闹声、观众的咳嗽声、手机铃声、拍照时的快门声之外,还有乐章与乐章之间不合时宜的掌声不时响起。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在宁波交响乐团粉丝群中引起了讨论。

    对于手机的铃声,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剧场完全可以采用信号屏蔽器对手机信号进行屏蔽。至于孩子的吵闹声、拍照时的快门声等,只要加强管理,相信情况也会有所改变的。今天我想说的是乐章与乐章间不合时宜的掌声问题。

    这种“不合时宜的掌声”,不仅宁波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现在来听音乐会的大多数人对乐曲不那么熟悉,一旦音乐戛然而止,人们误认为乐曲已经结束,就会马上给演奏者来个掌声鼓励。他们不知道,乐章间保持宁静既可以保证一部宏大作品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观众欣赏思绪的连续,“不合时宜的掌声”会打断艺术家的情绪。由此看来,这种掌声不是礼貌问题,而是知识问题。

    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是一个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作为一个初窥门径甚至丝毫不懂交响乐的观众,要领悟一个“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无疑需要时间。一批人进来了,通过学习,学会了礼仪和欣赏;又一批人进来了,再学习,再学会礼仪和欣赏。先进来的不要苛求后进来的,因为当初你进来时也是他人宽容了你。一批批人进来学习欣赏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齐步走”,只有学习欣赏的人多了,达到了一定的量,剧场才会安静下来,这需要耐心。

    我曾看到过一种观点,说是曲高和寡,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不需要大众欣赏,让真正懂得的知音在一起欣赏,剧场就不会这么乱了。这个观点显然是不对的,一是你不能剥夺市民大众追求欣赏高雅艺术的权利;二是曲高和再“寡”,也需要接班人,而接班人不可能天生就会欣赏交响乐,他需要一个从学习到欣赏的过程;三是失去了观众,高雅艺术还能生存发展吗?音乐爱好者还有曲目欣赏吗?多年前,上海一场交响乐演出票价定为40元引发了热议,但得到了几位艺术家的赞同。主办方说,交响乐演出放下身段、弯腰亲近观众,就是要培养大众知音。三年前,中国爱乐乐团14周年音乐会搞了一次古典混搭流行、交响牵手摇滚的“狂欢”,这在北京交响乐舞台上可谓破天荒。主办方说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新乐迷”。

    当然,作为观众来说,要抓紧学习,尽快掌握欣赏高雅艺术的知识和礼仪,少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欣赏交响乐有许多礼仪,比如在音乐厅欣赏交响乐时衣着要庄重得体,观众在交响乐开演前15分钟到场,演出结束后观众要等乐队首席退场后、演员谢幕后才可有序退场等,这就需要媒体和艺术机构平时多做些宣传工作,音乐厅管理部门在事前多做些提醒,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尚且说“宁波人连斑马线前都能礼让行人,学会听交响乐的文明礼仪还会远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宽容那些“不合时宜的掌声”呢?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