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工作人员在演示一款无人机。(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阳娜 胡喆 陈旭 盖博铭 李犇 水母机器人、变脸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快递无人机、机器人“书法家”……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亮相正在北京举行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向人们展示了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图景。 机器人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冲击?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记者在大会上进行了深入采访。 机器人“无处不在” 医生坐在操作台上,眼观显示镜,手拿操作杆,机器人四个“手臂”上下摇动……展厅里,人们看到这样的演示: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更加精准灵巧地切除病变组织。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手术机器人是医生“手”和“眼”的延伸,原来切口需30厘米的手术现在只需几厘米,切口小、下刀准的微创手术能减少手术风险。这类医疗机器人还可以减轻手术对外科医生的体力消耗,提高手术效率与稳定性。 据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在全国已配置60余台,2016年进行了1万多例手术。 机器人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手术室,也出现在餐厅、银行、超市、工厂车间……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分析,2016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增长14.5%,2017年将达到232亿美元。其中,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50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62.8亿美元。 机器人“智力”还有限 专家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全球机器人发展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应确保机器人发展安全可控,找到发展与控制间的平衡点。 ——机器人足够“智能”了吗? 专家介绍,其实现在不少机器人的“智力”还相当有限。今年上半年网上关于申通分拣机器人“小黄人”的视频受热议,大家纷纷为“小黄人”的熟练作业点赞。 申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德庚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参与物流辅助工作,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机器人摆件不那么工整、部分单据仍为手写导致无法完全数字化录入信息等。 多功能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远,尤其在自然语义理解方面,机器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工作? 最近一则6秒写完的地震新闻引发公众关注,这位地震新闻的作者竟是国家地震台网新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大家调侃“机器人6秒写完新闻,手慢的记者恐慌了吗”之余,也引发了对机器人是否将取代记者工作的思考。 雅虎机器人写稿系统“Wordsmith”、《纽约时报》新媒体运营总监机器人“Blossom”、腾讯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事实上,机器人写新闻早已有之。 再比如,机器人还可以胜任工人、电话客服、司机、陪护人员等工作,但这些为相对简单、标准化、流程化的工种。 对此,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认为,未来机器人更加深入辅助人类工作之时,对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去做一些机器无法做到的工作,比如新闻工作中的深度调查报道等。 专家指出,随着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一些人可能会失去工作,但同时一些工种会发生变化,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促进机器人深度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机器人一方面会以自动翻译、图像识别等“软件”形式服务百姓生活,另一方面也将通过集成“硬件”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未来,人工智能会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城市管理更加高效与便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虽已为机器人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的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减速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技术还主要依靠进口。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机器人市场“重”概念创新而“轻”核心技术发展,基础设施构建仍不足。国内大量建立机器人产业园区,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或形成产值、产能的很少。一些企业热衷于炒作概念,虽然挂名“机器人”“智能”,技术能力却配不上名字。 要想让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一定要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 业内人士判断,深度学习将给予机器人更加强大的“大脑”,甚至能够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交互,未来机器人将越来越像人。专家呼吁,要加快机器人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人机协调、跨界融合、共创分享,营造有利于机器人发展的良好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