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管齐下建设普惠金融体系

声音

    最近,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专家们表示,应加快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普惠金融的提出,是基于一批城市和农村的小经济体,在成长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传统金融体系的服务,金融要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把这部分群体纳入进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草根金融是金融扶贫的重要内容。专家指出,应探索建设适宜中国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活跃中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提高贫困农户的自立和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到实践上,要为农村市场量身打造保险、汇兑、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产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帮助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多层次组织体系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其中涵盖了大型国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以及与“三农”“小微”关系密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小微金融机构扎根基层、服务灵活、业务便利,与大型商业银行优势互补,是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

    努力打通“农村金融最后100米”。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文表示,从过去的扶贫经验来看,给贫困人口、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时,贷款的金融模式往往是见效快但不可持续。要在农村地区为贫困人口建立长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培育能够实现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此外,要努力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善用科技手段发展普惠金融。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技术,授信额度可以精准确定、动态调整,交易成本随规模增长而分摊,单笔交易的边际成本近乎零,借贷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因此,应善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中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