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被形容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认为这对于个人来说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可指责的。他们为了自身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地利用耶鲁的资源和机会,属于人之常情。但从校方角度考虑,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耶鲁会为每个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支持,教授也投入大量宝贵时间,他们希望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出对待学术研究真正有激情的年轻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在于学生本身,而是家长、社会的压力,这些力量迫使中国学生走上某条路,尽管不是那么喜欢,还要表现出有兴趣。父母不应把自身偏好和对社会的理解强加在子女身上,干预他们择校择业,整个中国社会需要在观念上做些调整。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 让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这有赖于各类传播甚广的文化类节目的引导,更有赖于“润物细无声”的家教。因为我们背诵的第一首古诗是家人教的,而不是老师。我们最早接触古诗词是来自家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依靠家庭。眼下中国大多数家教是强制灌输式的,而不是循循善诱的。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不要说他们长大后,把传统文化知识转化成了自身的修为,就连小时候学到的那点知识都忘了。实际上父母、老师教过我们很多知识,我们却觉得没有学过,那是因为我们只是临时抱佛脚,学了、背了,却没有往心里去。你要知道时间是一块大橡皮,每天过来给你擦一遍。学了一些知识,如果没有拿油笔再画一遍,就直接被擦掉了。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 很多创业初期,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做,也并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在我做“瑜音社”这个事情之前,并没有范本,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是一个目标导向的人,如果“杠”(停)在那里,做不成啊。一件事做不成,第二件事就犹豫了。不管好不好,事先做出来,做了以后慢慢再调整。要是想,永远也想不完美。我们做事业的,就是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不容易被一些情绪干扰。来不及忧伤、喜悦,不去想昨天得到的鲜花和掌声,也不去想明天路上铺满荆棘。什么都不要想,就是做。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