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兴小区附近气象路非机动车道被无牌二手车占用。(廖业强 摄) |
随着机动车日益普及,二手车市场也是风生水起。二手车行更似春风绿了江南岸一般遍地滋长。但那些开在小区周边的二手车行因场地不足这一“先天毛病”引发了占道违停等一系列问题,成了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 近来,多名网友多次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发帖反映,小区居民楼下的二手车行把车辆停在附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消防通道和公共停车位上,侵占公共资源,造成交通困扰和消防安全隐患。 最近两月,记者陆续走访了海曙区宁兴小区和鄞州区东裕新村、世嘉和苑、常青藤小城,以及江北区天水家园等诸多小区,发现二手车占用道路、公共车位和消防通道的乱象非常普遍。 二手车行第一“罪”: 占用消防通道 埋安全隐患 网友洪女士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发帖反映,鄞州区明楼街道常青藤小城东侧三个消防通道被外面二手车行的车辆堵住了。 记者来到常青藤小城,发现小区东侧通道外面都停了车,其中两个通道被二手车占用。事后,鄞州区消防大队工作人员表示,会去现场查处违停车辆。但一个多月后再次来到现场时,记者看到常青藤小城东边两处消防通道仍被二手车占用。 二手车行第二“罪”: 占道洗车 影响市容 手机尾号为“1920”的网友反映,沧海路宁穿路口的铭雅二手车,多次占用人行道洗车,妨碍居民出行。车行洗车还导致路面积水,卫生脏差。 鄞州区城管局回复,福明中队已约谈二手车行,经营人员承诺不会再在该区域洗车。福明中队会继续关注车行整改状况。 之后,记者来到沧海路宁穿路口,发现网友所称二手车行在世嘉和苑居民楼下,隔壁还有多家二手车行。记者虽没有在现场看到网友所反映的占道洗车问题,但发现在世嘉和苑外的公共车位上停满了二手车,这些车辆顶部有多家二手车行的标识。 二手车行第三“罪”: 占用非机动车道 影响通行 网友“小雨下啊下”发帖反映,海曙区宁兴小区楼下二手车行的车停放在附近道路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影响大家通行。 记者在现场发现,宁兴小区附近气象路非机动车道停着一排车,部分车辆顶部有二手车行的标识,部分没有车牌。旁边人行道上也停了类似的车辆。记者走进一家二手车行,经营人员承认路上的车辆是他们车行停在那儿的。 对此,海曙区城管局和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表示,辖区中队会去现场查处违停车辆。 在鄞州区东裕新村和江北区天水家园居民楼下,也有二手车占用了部分人行道现象。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至鄞州区城管局和江北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辖区中队会去现场查处,并加强巡查。 考问: 二手车行“先天病”该怎么治? 采访期间,居民和物业、城管的工作人员都提到,二手车行开在小区居民楼下弊病多多,其场地不足这一“先天病”已引发诸多“并发症”,更几乎成了城市治理的顽疾。 那能否在审批的时候有所要求,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呢? 网友“貌美如花就是我”在帖文中建议,在经营者申请开二手车行时,能否增加几个开店的条件,从而解决这些后续问题:如二手车行经营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若面积不够,能否在申请时要求经营者租赁好配套场地。 然而得到的回复似乎有点让人失望。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对此解释说,二手车行现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未对二手车行经营场所的地点和面积进行明确规定。相关法人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到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即可领取营业执照。 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孙俊杰律师也表示,二手车行以上述组织形式运行尚不需要特殊许可,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批时确实也无法对其作出特殊要求。 那增加“前置审批”这一环节是否可行呢?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这基本不可行。 首先,这是国家层面的一个顶层设置,增加“前置审批”和减少审批环节、“最多跑一次”等简政放权精神相违背。其二,立法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不小,并不是想立就立,因此不应该遇到问题动辄让立法来兜底。其三,即使立法规定要增加“停车场所”这一审批前置条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现在二手车网站注册一个店铺很容易,车行要经营就会存在车辆停放的问题。 法律界人士认为,小区二手车行滋生各种乱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车行没有依照交通、消防法律法规或物业管理规定运营。二手车行可以租赁其他场地向客户展示二手车,而不需要占用小区公共停车位以及附近道路。此外,他们也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发现问题后也应从严执法,及时处置,除“罚单贴到肉痛”外,一旦有违规停放影响交通的车辆,应采取清车等强硬措施。 那么城管部门对此是如何看的呢?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本无需多言。不过,城管工作人员有话要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大吐苦水。2002年至今,我市城市化率从47%提高到68.8%,全市建成区面积从152平方公里扩大到45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由546.19万人增加到787.5万人,执法领域由原来的城市管理领域增加到现在的21个门类……然而,执法人员编制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仅人行道违停就抄告了11.43万辆次,处理10.94万辆次。面对繁重的执法任务和捉襟见肘的执法力量,二手车行乱停车的乱象是“治而难愈”。 “店开在这里,你让他把车停到其他地方,这在操作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违停车辆我们的确需要执法处理,但这大大增加了执法的难度,也会引发不必要的摩擦。”城管工作人员认为,如何规范二手车的经营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以避免像目前这样上游开闸下游堵的情况! 此外,物业公司也在思考对策,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常青藤小城物业负责人张主任表示,物业没有执法权,劝说常常没有效果,但为保障业主消防安全,他们将花10万元在小区消防通道入口安装升降桩,将二手车隔离在外面。 世嘉和苑物业负责人杨主任表示,物业曾多次要求二手车行不要长期占用公共车位,但收效甚微。为此,他们将安装升降杆,对进入小区红线范围停放的车辆进行收费。 解剖: 二手车违停整治有多难? 事实上,要整治二手车行的乱停车行为,并非束手无策。记者曾经跟踪了我市对桑田路人行道上二手车行车辆违停乱象整治的前前后后,深感其颇有代表性。 桑田路两侧分布着多家二手车行,时间长了,每个车行的门口和周边人行道都成了免费停车场,每日停得满满当当,行人不得不在非机动车道上行走。这一问题延续多年,广受市民诟病。但由于部分车辆没有车牌,城管部门也陷入了无法抄牌执法的窘境。 2016年10月,本报和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对此乱象进行报道后,当时的江东区城管局迅速采取措施,在桑田路设置了高1米、长200米左右的镀锌钢材隔离栏(隔离栏整体固定在地面上,无法搬动)。与此同时,他们在人行道入口设置水泥墩。这样就可以完全阻挡车子开入人行道。 在现场维持秩序的交警说,桑田路人行道违章停车是个老问题。之前交警也在路口设置过隔离栏,但是后来被人偷偷搬走了。 然而整治2个月后,这里的车辆违停占道又现“回潮”。除了当时集中整治时被装上隔离栏的近200米人行道未见违停外,其余大部分人行道又开始乱象丛生。 那为什么不在全路段装上隔离栏呢?城管工作人员表示,在这一区域全部装上隔离栏预计还需要30万元经费。后来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申请经费需要重新走流程,此事的进度就被耽误了。 8月29日,鄞州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关科室将于9月上旬开始在桑田路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隔离栏,防止二手车行的车子继续占用人行道,工程预计9月底结束。 期盼: 治违停需执法和自律双管齐下 像桑田路这样的二手车违停情况显然还有不少。 贴罚单、装隔离栏、必要时进行清车,是目前所能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网友建议,要加大贴罚单的力度,同时应该明确,二手车寄放在车行后,由于乱停车行为产生的罚单应由二手车行承担;对二手车行占道经营,交管部门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清车措施。 堵不如疏。多位网友还建议,宁波是否可以再规划一些诸如公运二手车市场、世纪汽车城二手车市场、姚江二手车市场等交易市场,引导更多二手车行进场经营,改变目前小而散的经营模式,集中管理,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 而对于二手车行的经营者,网友们呼吁,规范经营,不占用公共停车资源和道路,尤其是不堵消防通道,是最起码的底线。切不可贪图一己之利而罔顾公共利益。若因此酿成公共灾难,追悔晚矣!(廖业强 陈冬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