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变迁 定格在快门按下的瞬间

——余德富用光影记录宁波四十年

1982年江厦桥(浮桥)
2008年江厦桥
1992年甬江大桥
2014年甬江大桥
1986年东门口
2008年东门口
1998年东门口
1978年东门口

    本报记者 崔小明

    通讯员  陈敏健

    供图   余德富

    这几天,坐落在月湖畔的群星展厅,迎来了一场主题为“城市变迁”的摄影展,主角是今年77岁的宁波摄影界“元老”余德富。一幅幅普通的照片,记录了宁波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50张照片横跨40年

    余德富出生于1940年,曾经参军入伍,1965年转业后到新华社工作。在新华社期间,他主要在国际部工作,但因为同寝室好几个是摄影记者,他耳濡目染学会了摄影和冲印照片,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一生情缘。

    1972年,为了家庭团圆,余德富回到了宁波,被安排在地区政工组工作。当时政工组有一台照相机,因为没有多少人会用,长期被闲置。余德富会拍、会洗,理所当然成为这台相机的主人。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余德富如鱼得水,经常活跃在大小会议室,成了主力摄影师。

    20世纪80年代,因为机构调整,余德富来到市群艺馆工作。从会场到社会,脚踏大地、深入群众,给余德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土壤。从此,余德富背着相机,经常出现在宁波的大街小巷、乡野农村。地标建筑、桥梁码头、交通枢纽、古村寺庙都成了创作的素材。几十年来,他拍过的照片早已不计其数,留存下来的也有几万张,很多已经捐赠给了图书馆、档案馆。

    这一次展出的是余德富精选的50张照片,最早的是1973年的月湖,最近的是今年刚拍摄的,时间跨度超过40年。此外,50张照片全部分组展出,为同一地点、同一角度、不同时间拍摄的作品,对比强烈,反差鲜明,一目了然。

    作为宁波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记录者、亲历者,目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余德富感慨万千。

    东门口11棵樟树成历史见证者

    在这次展出的照片中,有一组镜头瞄准的是东门口,拍摄时间分别为1978年、1986年、1998年、2008年。几乎每一个宁波人都见过的江厦桥西头路中间的11棵樟树,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尽管距今已近40年,余德富仍清楚地记得1978年拍摄东门口时的情景。当时他想拍摄一张能体现现代化生活的场景。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宁波,经济还很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全宁波只有几辆公交车。余德富想,如果一个镜头中有几辆公交车同时出现,就能体现“现代化”生活这个主题。于是,余德富端着相机等待几辆公交车同时出现的场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40分钟,终于看到三辆公交车进入取景框,他赶紧按下快门,于是有了今天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余德富说,三辆公交车同框见证“现代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宁波人已经在为车满为患而发愁。这个镜头里还没有出现11棵樟树。

    时间回到1986年,余德富再次聚焦东门口,取几乎同一个角度拍下了一张彩色照片。此前的1984年,宁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生活也像照片一样多姿多彩。在这张照片中,东门口整饬一新,绿树成行,11棵小樟树整齐排列,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几幢高楼拔地而起。但当时东门口户外广告还不多,最醒目的是一块缝纫机广告牌。余德富说,当时人们结婚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同时,宁波是服装之都,缝纫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8年,余德富有意识地在同一角度再拍了一张照片。从这张照片看,宁波已经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刚刚拓宽改造的中山路车水马龙,11棵樟树伴随着高楼长高了不少。五彩斑斓的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缝纫机的广告牌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培罗成西服、石源麦饭石矿泉水、金龙鱼、啤酒等广告。余德富说,10余年间,宁波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广告牌看得出,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早已告别了温饱,跃上追求品质的小康阶段。

    2008年,余德富又将镜头瞄准东门口。11棵樟树历经无数次的道路扩建改建幸存了下来,亭亭玉立的小树已是遒枝横生、冠盖如云。余德富脸上也爬满了皱纹,满头浓发已如霜似雪。当年鹤立鸡群的交邮大厦与数不清的现代化高楼相比,已是相形见绌。户外广告的变化再次折射了宁波人消费的升级。吃的喝的户外广告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房产广告。从镜头中看,历经改革开放30年洗礼的宁波多了一份沉稳和练达。

    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了,余德富说,打算同一个角度再拍一张照片,相信宁波的变化会更大。

    以桥为媒看变迁

    在余德富的镜头中,桥是他喜欢的题材和创作的元素。在这次展览中,有多组照片主角是桥,包括江厦桥、甬江大桥、解放桥等。

    江厦桥的照片分别拍摄于1982年和2008年。在照片中,1982年的江厦桥还是一座浮桥,横亘在三江口。这一天,夕阳的余晖中,江厦桥迎来了晚高峰,走路和骑车的人,密密麻麻挤在桥上。从照片中仔细辨察,虽然分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但根本无法骑行,大家都扶着自行车过桥。从衣着看,人们的穿着色调比较单一,几乎是清一色的白色。在照片中,三江口河道两旁的建筑凌乱不堪,很多房子临河而建,几条破旧的船只横七竖八地停在河边。余德富说,当时的宁波百废待兴,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

    26年后的2008年,余德富想取同一角度拍摄江厦桥,不料,却费了不少工夫,选了多个地点,都不太理想。最后,在江厦桥东发现了一幢烂尾楼,他冒险爬了20多层的脚手架,找到了理想的拍摄地点,不料光线转瞬即逝。余德富不愿意将就,先后10多次爬脚手架上去,最终拍到了满意的画面。

    2008年的江厦桥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从高空俯瞰,如长虹卧波。同样是夕阳西下,自行车大军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车辆的颜色五彩缤纷,红的、绿的、蓝的、白的,画面跳跃而夺目,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

    余德富与甬江大桥也有一段故事。1992年,有家单位以每幅20元的高价向全社会征集照片,要求同一画面中既能反映宁波的现代化,又能反映宁波的历史文化。一段时间后,这家单位没有征集到理想的照片,于是找到余德富,请他帮忙。余德富“狮子大开口”,要价200元,并称,如果不满意,分文不取。对方答应了。余德富说他当时“将”的是自己的“军”,以此激励自己拍一些好的照片。他绞尽脑汁,在三江口转来转去,一开始想以华联大厦为题材,画面虽然现代,但缺少历史内涵,只好放弃。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选点找角度,他决定以甬江大桥为聚焦点。甬江大桥这一年刚刚落成,雄伟壮观,当时是宁波的地标建筑。最终,他拍下的照片以甬江大桥为主景,同时将右侧的天主教堂、远处的天封塔全部收进了画面。同行看到后,不得不佩服余德富的独特角度。这家单位非常满意,痛快地付了他200元钱。

    2014年,余德富在时隔22年后再次以同一角度拍摄了甬江大桥的照片。此时甬江大桥已不是主角,视野越过甬江大桥,远处是一座洋溢着青春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余德富说,遗憾的是此时已经看不见天封塔了。

    地标凸显城市巨变

    在余德富的镜头中,还有医院、学校、车站、码头等,这些建筑的变化也是城市变化的一个缩影。

    照片中,1974年的宁波汽车站只是一幢灰白的普通大楼,车站门口人车稀少。而2016年的汽车南站已是一幢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大楼,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辆,见证枢纽港的重要地位。

    1988年的新火车站南站落成时,余德富拍了一张照片,在今天看来有些简陋,但当时的规模也是全国少见,是宁波人的一大骄傲。2016年,余德富同一角度拍下了再次翻新的宁波火车站,镜头中的火车站横卧南郊,背景是蓝天白云,远处高楼林立。这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态、技术含量和设计理念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985年,余德富高空俯拍下一张甬港饭店的照片。从画面可以看到,饭店的东、南、北三面是菜地田野,右侧一条河道纵贯东西,船只你来我往,热闹非凡,绿化设计如园林般的甬港饭店在当时显得卓尔不群。2014年,余德富在同一角度再拍甬港饭店,饭店还在原处,园林式的建筑风采依旧,但甬港饭店周边目光所及,高楼大厦比比皆是。30年的城市化进程,在两张照片的对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