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步古村藏古韵

    陈伟权

    除了杨梅时节,平日里余姚市石步村是宁静的。与其他古村落相比,石步村有一“过人之处”:明、清两代,分别撰有《石步志》。当今修志多为县(区)、市所为,修镇志的已经不多,修村志就更加难得了。今天借助《石步志》来寻访石步村的古风遗韵,想必别有一番滋味。

    一、叶氏太婆

    聚族群居山之隈,白云深处竹篱开。

    前江估客乘潮返,后海鱼盐入市来。

    这首选自《石步志》的竹枝词记述石步地处锦绣的宁绍平原上,古系慈溪县西乡,今属余姚市三七市镇,为翠屏山的四明山余脉,其中有许多小山,石步山就是其中之一。漫山翠竹葱茏,山麓清溪澄碧,村民为跨越清溪,在溪上筑起10多个排列整齐的石墩,有人认为石步的地名可能由此而来。

    石步村出过一位传奇女子,她就是叶氏太婆。

    事情还得从南宋说起。在南宋150多年历史中,朝廷中多为浙东人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史氏家族。这“四明史氏”的先祖即为叶氏太婆。

    据县志、宗谱所记:石步始祖叶世儒,字道传,“官四明教授”,北宋庆历年间从处州松阳迁至石步。后来鄞江、鸣鹤、马渚等地的叶姓人氏都源岀石步。一天,叶世儒造访友人史成家,见其子史简“行止端方,从容至前,长揖而侍”,就将自己的孙女婚配给了史简。

    这个孙女就是叶氏太婆。夫妇相处六年后,育有弱子幼女,不幸的是,丈夫史简早丧,25岁的叶氏又遭遇儿子身亡。寡妇孤女备受艰辛,叶氏仍寄希望于遗腹子。没多久生下遗腹子史诏。叶氏出身书香门第,悉心培育史诏成才。史诏生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史仲之子史浩,考中进士,由余姚县尉累官至南宋丞相。史氏家族后来又有史弥远、史嵩之执掌朝纲。叶氏太婆寿至85岁,南宋大儒朱熹为她写有《冀国夫人叶太君》祭文,颂其生平,积善行德,昭示后人。

    石步村周边多历史文化遗迹,东边靠近田螺山遗址、古县城慈城,南边二十分钟车程可达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西边是有名的羊角田,今称大霖山,北边紧连低平的杜湖岭,毗连五磊寺和鸣鹤古镇,古村处于浓重的文化氛围中。

    二、黄公潭

    今日石步村包括张湖溪、上义庄、窑山等自然村落。而中心村石步大溪宽绰,小溪隐隐。

    石步村东南的黄公潭,与河姆渡关系渊薮。河姆渡原称黄墓渡,因秦末汉初夏黄公终老之地而得名。史书所记黄公是有名的商山四皓之一。吕后为巩固其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争夺皇位,设计请四皓为刘盈后盾。后来黄公隐逃来到浙东。有一年大旱,黄公与村民一起挖潭自救。《石步志》上记:“适逢禾苗枯槁,居民束手无策。”黄公手指一小潭,说“此潭可以开浚”,他和村民一起挖土“至五六尺许,源泉涌出”,顿成大潭,水质“清澈寒冽异常”,“自后干旱无虑,人蒙其赐,逐名曰黄公潭”。

    历经两千年后,黄公潭水文地质变化,沉积淤泥,当时石步村民还没用上自来水,天又大旱。村民叶良通知道黄公潭的来历,记得从前潭水冬天冒热气,夏天冰凉。于是,叶良通个人出资,用挖掘机清淤10多天,黄公潭泉涌重现。叶良通出资以后,村民又自动筹款,装置自来水管,建造房子,开全镇建造自来水厂先河。古今治水故事,如今已成美谈。

    三、安雅堂

    古村早时人才辈出,留下了不少古宅。

    清朝道光年间,乡绅叶俊秀携儿子叶封、叶仁建安雅堂。县志记载,现在称为石步村的上义庄,原谓“叶氏安雅堂义庄”。道光十一年,里人叶氏继承先辈之志,捐银六万三百两建义庄一所。如今的安雅堂,虽是余姚市文物保护点,但已岌岌可危。据村里老人回忆,上义庄曾立有诰封牌楼,气势恢宏,至今未留遗迹。所幸石步三进堂尚在,村上有“上义庄牌楼,三进堂门楼”俗谚。

    古村留有民国著名学者、地质学家翁文灏的足迹。翁文灏七岁丧母,后母叶秀芬是石步人,知书达礼,待他视同己出。翁文灏曾说后母是他一生中影响非常重大的两个人之一。1965年,他写过一首《少年杂忆·石步》诗,记述对外婆家的回忆:

    佳境慈溪到外家,山容树色美难加。水从石出真清澈,步逐坡登见曲斜。

    安雅堂名存往迹,沧桑世变待新芽。犹留故泽昭然在,雅堂款宾谊可夸。

    四、叶家大屋

    说起叶家大屋,石步村民几乎妇孺皆知。大屋坐北朝南,三面有台门,两层楼重檐,围墙高耸,比屋顶还高,正屋三间两弄,侧屋厢房多间,内有前后两个天井,墙头、梁枋多有传统的砖雕木刻。据悉,叶家大屋也是叶氏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这里先后来过达官名流、革命志士,驻村的工作队、土改队。

    抗日战争时期,大屋也是新四军三五支队的落脚点。人们知道以梁弄为中心的四明山,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当年谭启龙、何克希带领的抗日队伍,从浦东渡过杭州湾上岸,到达三北地界,革命队伍上四明山,石步是主通道。1942年至三五支队北撤,叶家大屋曾是慈西(丈亭)区委所在地,钱忆群、朱敏、项耿等众多革命先辈都住过大屋。1945年3月,在石步祠堂召开过慈溪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宣布谢仁安为县长,大屋一度成了县府的驻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