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0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桑花在高原盛开

——记宁波组团式教育援藏的6名教师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陆灵刚

    去年8月,宁波6名援藏教师带着重托,远离家乡,来到格桑花盛开的青藏高原。夏末秋初,格桑花如期盛开,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传来喜讯:今年高考,该校上线率达99%,六成多孩子考上本科,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份不俗的成绩单里有宁波援藏老师们的一分功劳。

    选择援藏,选择奉献

    从东海之滨来到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6位老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重缺氧。入藏不久,崔留成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曾在重症监护室治疗10多天。一节课40分钟,前半节还能坚持,后半节只能是讲一句停一下。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他就背着氧气袋到教室。时间久了,他也便有了“氧气老师”的雅号。

    数学老师励定炯来自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不仅要教高一高二的数学,还要指导当地教师。去年10月学校提出了对高三学生个别辅导的要求,他一口答应,每周定时定点给学生开小灶。“看到藏北孩子那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高三学生扎西朗杰对数学很感兴趣,但其他学科不太理想,为了让他考上本科,只能在数学上突破。励定炯从立体几何入手,给他梳理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9月初,考上西北民族大学的扎西朗杰特地跑来学校献上洁白的哈达。那时,励定炯觉得特别幸福,一直伴随左右的高原反应也瞬间消失了!

    他们说,既然选择援藏,那就选择了奉献。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王豫,来自宁海县知恩中学的语文老师。一入西藏,他发现孩子们的普通话阅读水平普遍偏低,十分着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于时他尝试开办阅读课。他先自己购买书籍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后来跟《合唱团》编辑联系,以低价购得大量的阅读杂志,指导学生摘抄笔记,写读后感;慢慢地引导学生针对某些社会热点,开展阅读讨论,训练学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观和生活观。渐渐地,孩子们会拿着读后感,走上讲台互相交流。

    严求才老师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操碎了心。他制定了英语学习积分制,根据此评价制度还配套了积分卡和徽章,并自掏腰包购买了大量学习用品用作奖励。吾金措姆入学时英语成绩在班级里排20多名,到上学期末已是班级第二。英语课听讲专注了,笔记详细了,作业质量大大提高,更多的学生佩戴上了英语之星徽章,班级英语成绩一跃成为年级第二名。“既然来了就要做到最好。”严求才老师在师徒结对中,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倾囊相授,全方位帮扶当地年轻教师。由他指导的当地教师在那曲地区赛课中夺得第一名!

    用先进理念为那曲

    教育造血

    “既然带着使命来,就要用先进的理念为那曲教育造血。”来自象山三中的姚吉老师建起了以学生为主的新型物理课堂。物理学科注重实验,姚吉老师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还调动学生感官来感悟物理知识。比如在讲影响滑动摩擦力时,让学生通过对桌面压力的改变细细体会。有趣的科学故事也被搬进课堂,在学生的会心一笑中激发他们随时留心观察身边各种物理现象的兴趣。对学困生,他单列一套考评奖励措施——从起点看进步,对提高了级别的按比例分一、二、三等奖励,在期末颁发进步奖。

    怎样将书本上生硬的概念转化为真切的操作体会?崔留成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学校实验室仪器缺失、设备陈旧的情况下,完成了两个标准生物实验室的配置计划,揽下了实验室设计、器材购置和药品配置的活。

    身体很疲惫,嗓子时常坏,但挡不住王豫的工作热情,他不断参加推门听课、赛课磨课,还结合学校实际,参与编制导学案、各类试卷和电子辅导资料;根据本地历年高考实情,开设如《三年高考分析及考试建议》等公开课和讲座,传输内地高效科学教学理念。

    捋袖献血,汉藏一家亲

    作为6名援藏教师的领队——来自宁波四中的马军超老师先后担任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的党办主任、党办督导、行政办主任、行政办督导等多个职务,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规范、人性的学校行政办公室服务体系。他更是用行动践行了汉藏一家亲。今年5月26日,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高三一位学生因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急需输血挽救生命。听到这位同学与他的血型一致后,他立即拿起身份证直奔医院。抽血、化验、等待,一切都符合条件后,

殷红的血液通过塑料管缓缓地流进了收集袋,那里饱含着一位援藏老师对学生、对援藏、对职业浓浓的爱!脸色发白的他执意返校参加援藏团队期中总结会,商量解决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大家劝导下,他才勉强同意回宿舍休息。作为领队,他比其他5名教师提早3个月进藏,操心的事更多,对此他只字未提。“他已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成为一个老西藏了。”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校长巴旦顿珠如是评价马军超。

励定炯还个人出资建起了班级图书角,联系朋友为学生捐赠过冬的袜子,每次上课前给学生发些小点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热爱民族团结融进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舍小家,为大家

6位援藏老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马军超援藏时妻子刚刚生二胎,年迈的父母和家中两个孩子全部扔给了妻子;姚吉的妻子也是教师,工作很忙,体弱多病的儿子一直由年迈的父亲帮忙带着;崔留成的妻子是名高中语文老师,早出晚归,无法接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励定炯的女儿正处在小学毕业的关键时刻,妻子不仅工作忙,压力还大;严求才的丈人长期住院,丈母娘风湿病严重,家庭重担全压在了妻子一人身上;王豫的妻子刚处于创业关键期,女儿面临中考。困难重重,但在宁波的家人默默扛下,她们说,教育援藏是国家需要,安心去吧!

在高原上不能剧烈运动,援藏老师们在校园内散散步就当锻炼了,偶尔到拉萨吃吃藏餐,喝喝甜茶,体验藏民生活,也聚在一起做做饭,聊聊天。想家的时候,通过电话、视频与家人拉拉家常,报喜不报忧。

采访中,6位援藏老师都说援藏支教既是一次重大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自身生命厚度的机遇。同时,雪域高原的孩子们非常阳光、乐观,这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

夏末秋初,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花又一次在雪域高原上绽放,阳光照射下,风中摇曳的身姿美丽而不娇艳。在雪域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波援藏教师取得的成绩将像高原上美丽的格桑花一样,朵朵开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