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衫,来自香港的“花样年华”

开幕式上的长衫现代舞表演
右三的黑地印黄蓝花纹无袖单长衫是20世纪60年代的珍品
右边的湖蓝色长衫是香港小姐罗朱玲玲女士夺冠时所穿

    走进宁波博物馆一楼东展厅,仿佛徜徉在香港街头,唐继章裁缝、浦明华花纽店、新新女装、马苏记服装店、上海洪昌服装店等招牌林立,电影《花样年华》主题音乐令人回味,空气中香水味若隐若现,民国时期的月份牌精致唯美……这一切都是为了展示香港的长衫文化。

    9月7日至12月10日,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百年时尚:香港长衫故事”展在宁波博物馆展出,253件展品包括了清末民初至今具有香港时代特色的长衫精品以及与香港长衫相关的珍贵藏品,诉说了香港女性的成长故事,呈现出百年来香港社会和女性地位的变迁。

    记 者 陈 青

    通讯员 褚 楚 项聪颖 摄 影 周建平 

    旗袍在香港被称为“长衫”

    “长衫”是香港人对男女装中式袍服的统称。内地普遍称女装袍服为“旗袍”,在香港则更习惯称为“长衫”。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黄秀兰说,五四运动后,一批追求独立自主、个性解放的女青年开始“女穿男袍”,“长衫”一词也沿用至今。“我个人认为较‘旗袍’更能反映女穿男袍的文化起源,透露更深层的文化意义。香港历史博物馆拥有超过1000套(件)的长衫,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精品。”

    这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展览首次走进宁波,前三天参观量约2万人次。据宁波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女性观众身着旗袍相约而来,成了馆内流动的风景。

    长衫展分为香港女装长衫的历史沿革、香港的长衫因缘、缝制长衫的工具以及长衫女士形象宣传品四个部分。从霓裳丽影的变迁中,仿佛穿越了百年的光影。

    香港长衫文化可追溯至晚清女性服装的变革。清代前期,明令禁止满族妇女仿效汉族妇女服装的宽衣博袖,但清中叶以后,社会竞尚奢豪,至清末,满汉两族的妇女服装皆装饰华丽,并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衣服剪裁亦趋于贴身修长。展厅中有一件粉红色提花上衫连“十八镶”绣花百褶裙,上衫宽衣博袖,百褶裙装饰华丽,前后幅饰以十八道粗细不同的滚条和花边,并垂有飘带,尽显清末女装的精致华丽。而在一些月份牌和旧照片上,可以看到民国初年着装风格,瘦长的上衣、元宝领、少褶甚至无褶长裙或窄长裤,没有清代服饰上的繁缛装饰,风格简洁。

    黄秀兰说,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大都会上海引领了全国的服装潮流,“海派旗袍”的风潮席卷香港。当地的裁缝分成两个派别——宁波帮及苏帮。前者长于制造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的近现代西服,称为“红帮裁缝”;后者则以制造旗袍闻名于世,当中包括了上海裁缝,称为“本帮裁缝”。在西风东渐的时代洪流里,不论“红帮”还是“本帮”,都将中国传统的裁缝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20世纪中期是香港长衫的黄金岁月

    20世纪中期,大量上海裁缝移居香港,令香港长衫迅速进入黄金时期。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女性相继投身社会工作,加上教育普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开始讲究衣着潮流。当时的香港女性认为长衫最能表现她们的体态美,长衫也因此成为城中女性最端庄的外出服和上班服,是女性在社会和知识上与时并进的标志。以简约为时尚,是当时长衫的一大特色。

    黄秀兰介绍,20世纪50年代,香港长衫已采用西方的立体裁剪技术,模拟人体穿着的状态作“分割式”的剪裁,前后衣片分开、斜肩、装袖、两胁及腰处“收省”,令长衫更加贴身,突出身材曲线。风格则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简约主义,镶滚大幅减少,金属拉链及揿钮取代布质纽扣,整体轻盈简便,适合香港职业女性的需求。

    展品中有不少那个时期的珍品,如一件黑地印黄蓝花纹无袖单长衫,线条婉约,方襟为长衫增添些许硬朗气质。黑地上印有黄蓝色花叶图案,质料细滑纤薄,最适宜在香港的炎夏穿着。另一件黑地印紫色菱格纹十字袖单长衫,图案呈现现代水彩画风格,衫身接驳处的菱格纹大致连贯,不用腰省也是为了保存面料的完整图案。另有名人捐赠的长衫,如影星林黛、狄娜和粤剧名伶马林绮梅等人的长衫,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随着成衣制造业的蓬勃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长衫不再普及,但仍获小众青睐,是女性出席隆重场合的首选服装。另外,部分中上层女性仍以长衫作日常服装,政府和企业领导层的女性亦会选择穿着长衫来凸显其个人形象。不少影视女星穿着长衫出席公众场合,长衫更是香港选美活动的指定服装。这时期的香港长衫,细致讲究,造价不菲,人们渐把长衫与上流社会女性联系起来,令长衫更见矜贵。有一件湖水蓝手绘图案无袖长衫,是港姐冠军罗朱玲玲女士在1977年选秀成功时穿的,花卉图案风格近于速写,美丽非凡。

    延续不朽的衣着时尚

    20世纪末,东风西渐,“中国风”在国际时装界掀起热潮,香港的设计师也为长衫加入了新元素,使长衫得以跻身国际时装领域。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香港人更加认同长衫的民族象征意义。流行文化亦推波助澜,如2000年的香港电影《花样年华》完美演绎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长衫,不但勾起香港人的集体回忆,更让年轻一代以及国内外人士见识到香港长衫的魅力。

    进入21世纪,长衫有不少崭新的演绎。设计师在长衫的面料和配饰上加入了更多时尚元素,使长衫增添国际都会的气息。时至今日,香港长衫既承袭传统,亦改良重塑,正好体现了香港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独特的审美观。展厅中有一件黑色雪纺缀双色花卉图案闪石无袖露肩拖尾夹长衫,为某时装品牌2007年的作品,强调简洁、恬静、含蓄、触感、和谐等美学元素。另一件蓝绿色罩花叶珠片图案薄纱肩开夹长袖长衫,属于香港著名的美容仪态专家华慧娜女士。华女士从中学时期起,除了乘坐飞机外,无论是日常生活、上班、出席宴会或其他隆重场合,长衫都是她的不二之选。

    黄秀兰认为,即使现在的人们不再以长衫为常服,不少人仍穿着长衫出席隆重场合,长衫反而获得额外重视,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神气韵致。

    此外,香港还是华人社会唯一仍以长衫作为中学校服的地方,长衫校服仍被10多所中学沿用至今。香港女子教育的理念之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淑女,女生们穿上素净的长衫校服,可时刻提醒自己要行为端正,注重仪表。

    难能可贵的是,香港学校中至今仍有教授裁剪长衫的课程,并经常额满,证明香港还有不少人钟情于缝制长衫,延续这个不朽的衣着时尚。

    通过博物馆搭建双城文化交流新舞台

    去年10月,宁波博物馆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共同策划了“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展,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隔近一年,香港历史博物馆带来了这样一个散发着浓厚香港气息的展览,这是馈赠给甬城市民的一份精美礼物。

    “我们之前曾经把长衫藏品带去新加坡、纽约等地,这次很高兴来到宁波这个服装之都,与内地的观众分享香港的长衫文化,以及香港在传承长衫工艺方面的成果。期盼这个展览能够成为两地交流的平台,让中国的服饰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黄秀兰说,香港历史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于2014年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希望通过展览,深化交流。

    “服装是宁波城市的金名片。无论是明清时期就已享誉京沪的宁波本帮裁缝,还是在近代转向西服制作的红帮裁缝,以及当前作为宁波经济发展支柱之一的纺织服装产业,都是宁波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宁波博物馆馆长王力军表示,此次“百年时尚:香港长衫故事”在宁波博物馆展出,将为宁波与香港的交流建立新的纽带。今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愿两地文博界以此为契机,加深合作,为宁波与香港两地市民提供增进互相了解的机会,为城市间的文化互动搭建新的舞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