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厉晓杭 夜深人静,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奚世贵走在离地13米的高架铁轨上,身穿反光背心,手提照明灯,背着沉重的防雷检测设备,带领检测团队利用半夜轨道交通停运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雷检测。 轨道交通改变了甬城市民的生活。在其顺利运营的背后,市气象局派出最强技术团队,开展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竣工检测、验收,气象探测保障以及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全力以赴助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我们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比如首次采用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技术,推出桥面等电位连接测试方法等,用先进的防雷检测技术构筑可靠的防雷装置安全体系,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高架区段雷击事故的发生。”奚世贵介绍,“由我们制定的《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已列入宁波地方标准规范制定项目计划,这对我市乃至全国轨道交通防雷检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气象现代化是充分利用现代气象和相关科技,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过程。 早在2012年,宁波就被列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城市。五年来,宁波气象现代化工作主动融入城市建设,积极寻找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发展的着力点与结合点,蹄疾步稳,走出一条融入式发展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之路。 面向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更贴心 今年5月,北仑区在全国首创气象动漫手语播报,为残障人士带去福音,上线以来广受好评。北仑区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手语主持人紧缺,气象动漫手语刚好可破解这一困境。通过技术手段,气象基本信息可一键抓取、一键生成动漫,气象服务也由此变得更加智慧。 公共气象服务水平高低,是检验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果、评价气象现代化是否惠及广大群众最直观的标准。 在位于慈溪市的宁波农业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专家能够精准预测棚内小气候状况,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农户根据不同作物所需的最佳气象条件及时准确控制、调节棚内小气候要素。近两年,仅在慈溪市,农业气象中心的服务就为农户减灾增效8100万元。 在为农气象服务中,全市已形成种植、养殖等三大类系列化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其中甲鱼气象指数保险、南美白对虾气象指数保险、柑橘气象指数保险及梭子蟹气象指数保险在全国属首创,气象科技为农户释放红利。 因地制宜,专业气象服务彰显智慧 港通天下,泱泱东方大港将宁波推向了国际舞台。如何更好地服务宁波舟山港,成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雾对于港口航行安全和生产作业影响非常大,为提高海雾的监测预警能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宁波气象部门把两台毫米波测雾雷达系统安装在北仑港港区,专用于港口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开始向专业化、互动互联的服务方式转变。”市气象局局长杨忠恩说。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发展,在气象敏感性行业建立起针对性气象服务体系,根据区县(市)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港口、旅游、农业、渔业、生态、环境、海水养殖、城市等八大特色气象中心,并开发推出城市、农业、海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系列等特色服务产品,基本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开展公路交通专业专项服务,与市公路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享公路大数据和气象大数据,加强不同气象条件下安全行车等级指数的开发;与环保部门合作首次启动蓝藻水华气象服务,余姚市气象局专门开展蓝藻水华气象风险预警研究和专项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与各部门加强合作,着力改善气象服务供给,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立足民生,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牢固筑起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严密监测,精准预报,是气象部门永不停歇的追求。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气象灾害监测实现全覆盖,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达到90%。市气象局推进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并向边远乡镇、港区、风景名胜区等倾斜,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 乡镇(街道)24小时精细化预报和城市分区域预报进一步完善;10分钟更新1次的“街区临近降水预报”系统投入业务应用;自动站格点雨量、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库流域面雨量等系列监测预警产品,有效提高强对流天气预警准确率……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不断丰富。一个个代表气象新业态的应用平台不断建成,“智慧气象业务服务系统”、“气象私有云”业务平台、新版“宁波气象通”、气象信息实时共享平台等相继投入应用。 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全市6781块电子显示屏、22套电视气象节目、10个专业气象网站、2400台预警广播接收机,向民众滚动发布气象信息;每天还向350多万手机用户、2.5万余个灾害应急平台和决策用户发送气象短信,让公众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还与18个部门建立联合会商机制,与22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灾害预警。气象部门与城管部门共享积水点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积水情况;与市应急办合作共建中国气象频道,实时播发各类综合防灾减灾信息。 气象现代化内涵广泛,涵盖气象业务、科技、人才、文化等多个方面,涉及防灾减灾、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宁波正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共建共享的基层气象现代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