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五大发展理念在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丝绸之路“活化石”焕发新活力

宁波开放,与“一带一路”阔步同行

本报记者 俞永均 单玉紫枫

镇海炼化公司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油集散中心。(严龙 摄)
郑勇 制图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上,异国美食引爆甬城市民的味蕾。(徐能 摄)
市民参观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展。
(徐能 摄) 
郑勇 制图
东部新城金融区。(严龙 摄)
国外游客游览老外滩。(严龙 摄)
宁波舟山港码头。(郑凯 摄)

    前言

    宁波地处“长江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与我国沿海主要航道的“T”字形交汇处,背靠中国极具经济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特殊,港口资源丰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为港城宁波提供了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机遇,也为宁波更好地发挥这两大优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亚太重要门户区的宁波,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勇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举全市之力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衔接汇报,第一时间开展相关研究,全面提速港口经济圈和都市区建设,不断深化政策机制创新,港口联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海陆空通道更趋完善、国际贸易更加频繁、浙台经贸合作更加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宁波,这个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古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千年商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全球配置资源 打造行业“小巨人”

    9月15日上午10时,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楼7楼大数据中心,计算机屏幕上,一行行数字迅速跳动。工作人员钱杭璐紧盯着屏幕,十指灵活地敲击着键盘:数据整理、筛选研判……

    每天下午4时,最新的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就是在这里经波罗的海交易所向全球发布。今年5月,它多了一个同伴——国家发改委和宁波市政府在北京首次发布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两者共同构成海上丝路指数,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宁波舟山港实现货物吞吐量6.04亿吨,同比增长11.6%,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大港宝座。同期,宁波实现进出口总额4248.1亿元,同比增长24.3%。

    利用港口资源,发挥开放优势,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这就是当下宁波开放型经济的真实写照。

    外贸行业中曾流行一种说法,中国每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买一架进口飞机。低附加值、低利润率,曾长期困扰中国制造。在宁波,改变正在发生。

    日前,“中国汽车电子第一股”均胜电子发布2017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20%。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26%的背景下,“均胜速度”令人瞩目。

    这家成立仅10年的民营企业,正是通过一连串精准的跨国并购,成功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第一方队,成为宝马、保时捷、奔驰、奥迪等高端汽车品牌的核心电子产品供应商。

    把握全球经济脉动,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银亿、华翔、百隆东方、狮丹努等一大批企业或跨国并购,或设立境外产能合作园,在更大范围里进行国际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了宁波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在甬企全球化战略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其重要目的市场。近年来,宁波企业通过对接合作、技术交换等方式,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命健康、装备制造、汽车配件等可持续、互补性强的产业,并辅以金融、物流、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

    2016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31家,核准中方投资额9.36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营业额17.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7%,主要涉及房屋建筑、电力工业、交通运输、工业建设、废物处理、石化工业等领域。

    与此同时,优质外部资源也纷纷在宁波落地生根。今年4月,世界500强企业法国ENGIE集团宣布收购浙江联盛新能源集团25%的股权,成为宁波史上首个签约的能源类外资项目;在宁海,中瑞生产技术中心与中乌钛合金产业园引入乌克兰的钛合金热处理中心、轴承与动力系统及瑞典的MIM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在慈溪,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的高端厨具制造中心、高新密封材料等十余个在谈项目取得积极成果。

    五年来,宁波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把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续写开放大文章,全市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稳中有升、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外商投资质量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大批行业“小巨人”活跃在世界舞台。

    外贸“新势力” 乘风破浪立潮头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影响举足轻重。五年来,在外需持续低迷、要素成本抬升的内外夹击之下,外贸大市宁波瞄准“一带一路”新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

    “连续两年,销量增长均超过60%。”今年,在家电供应商雅加达亚太峰会上,印尼客商Andy兴奋地说。得益于产品的品质创新及海外产销平台的升级完善,目前Andy代理的奥克斯空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尼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今年以来,宁波老牌外贸企业中基集团进出口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其最主要的增长源来自旗下的外贸平台“中基惠通”。上半年,中基集团实现进出口额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2%,其中“中基惠通”实现出口额4.76亿美元。

    与此同时,依靠港口枢纽与城市禀赋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宁波制造”借助家门口的82条“一带一路”航线,与“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在港城联动中为宁波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主营铁路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铁大大网,见证了近几年宁波对“一带一路”贸易的快速兴起。自2014年设立以来,铁大大网业务量以翻番速度快速增长。“我们为用户提供智慧报价、智慧拼箱、运维监控、智慧路线优化等服务,目前已覆盖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铁大大网CEO邵一峰告诉记者,现在平台一天可以完成200多单国际拼(集装)箱业务,年营业额超过6600万元,成为行业第一。

    港口码头,一艘艘巨轮鱼贯进出;保税区内,一幢幢高楼灯火通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提速汇聚,川流不息。截至8月31日,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累计突破100亿元,居国家跨境电子商务首批试点园区前列。

    从自我革新到逆势增长,从传统贸易到多种业态,宁波的这股外贸“新势力”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正以模式、技术、服务、风控等多种创新,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使经济全球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宁波“一带一路” 综试区扬帆起航

    2016年12月,宁波对外开放迎来两件大事:

    一是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规划,这是目前全省开放发展最全面、最深化、辐射面最大的一个规划。随后,省政府举行金甬铁路工程开工仪式,全面启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建设;

    二是省政府在杭州举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推进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等2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宁波的项目有10个,投资额超过560亿元。

    大通道对接大战略。这个大战略就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多次提到的“要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近年来,我市以构建互联互通对外交通通道为导向,会同杭州、绍兴、舟山、台州、嘉兴等联合推进了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纵横沿海南北、贯通沿江东西、连接甬昆西南的“一纵一横一射”三大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构建,扩大了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辐射范围。

    与此同时,宁波着力做强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目前,“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入选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名单;“海甬欧”集装箱国际过境业务开展试运行,相比传统海运加公路的模式,这种新模式可以节省15至20天;开通35个城市的海铁联运业务,内陆无水港达到13个,正常运行班列线路10条。

    港区建设进展顺利。日前,国务院正式同意穿山港区(北)4个码头8个泊位扩大开放,这4个码头项目总投资121.48亿元,设计吞吐量为2650万吨/年。梅山港区滚装及杂货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北仑港区多用途码头改造工程收尾。

    本月初,省政府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的批复》。省政府批复要求,以宁波梅山新区为核心载体,以港口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科技合作、金融保险服务、人文交流为重点,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人文交流门户区,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努力建成“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市商务委主任张延:

    以“一带一路” 统领全面开放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姚珏

    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和‘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宁波对于‘一带一路’综试区这块金字招牌筹划已久,今年上半年这一提法还被写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此次省政府批复设立综试区,对推进下一步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市商务委主任张延说。

    张延告诉记者,五年来,宁波打好开放牌、着力拓空间,以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和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为统领,统筹建设宁波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两个大圈”,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进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和城市国际化水平,以开放再创宁波发展新优势。

    这五年,一批重大功能支撑平台拔地而起。自2015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如火如荼,正在成为港口经济圈的战略平台:去年前11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75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35.1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2.77万标箱,同比增长13.92%。根据计划,今年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共安排项目127项,建设项目95项,总投资约5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42.66亿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主要聚焦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全面助力区域实现新一轮发展。

    这五年,一批开放通道和开放载体加速推进。以金甬铁路工程正式开工为标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快马加鞭,未来这一关键通道将打通宁波通往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的铁路大动脉;宁波承办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国际港口文化节、中国航海日等活动,并率先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成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人文交流更为频繁;积极深化国际国内合作。鼓励龙头企业扩大国内外产能合作,组织企业到市外、境外寻找货源和拓展市场。提升“一带一路”合作,重点支持赴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境外工业园、商贸中心、农业基地等。

    下一步,我市如何提速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开放工作?对此,张延表示,宁波将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三方面入手,围绕省政府对于综试区的要求,以争创“16+1”经贸合作示范区为抓手,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人文交流门户区,勇当“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努力建成“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从28米到39米,再到49米

    竺士杰:我看着桥吊一步步变高

    本报记者 俞永均 通讯员 洪宇翔

    28米、35米、39米、42米、45米、49米……9月12日,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会议室,全国劳模、桥吊司机竺士杰和记者聊起了本世纪以来宁波舟山港桥吊一步步变高的历程。

    桥吊高度的变迁,是宁波舟山港迈向世界第一大港的重要见证。

    1998年,19岁的竺士杰从宁波港职业学校港口机械专业毕业,到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做了一名龙门吊司机。两年后,他转学桥吊操作技术。“那时,宁波港码头作业的桥吊才28米高。2004年,我调到新投用的北仑穿山港区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工作,这里有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桥吊高度也升到39米。”竺士杰说。

    工作中,竺士杰发现传统的桥吊操作过于强调驾驶舱的速度,导致箱子放得不准,反而浪费时间。经过钻研创新,他总结提炼出“稳、准、快”的桥吊操作法,最高能把单机效率提高一倍。2006年,竺士杰获得宁波市桥吊技能比武第一名,并荣获宁波市首席工人称号。

    这一年的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穿山港区按下了宁波舟山港当年第700万标准箱的起吊按钮。当时,负责起吊的正是竺士杰。

    “宁波舟山港突破700万标准箱时,桥吊高度已经升到42米。”竺士杰说,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把自己总结的桥吊操作法写成了7000多字的文字版。

    2007年6月,经过一些桥吊老师傅和营运操作部师傅的修改,竺士杰的新操作法被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命名为“竺士杰桥吊操作法”,成为全港区桥吊司机的操作规范。

    此后,竺士杰不断改进操作法,成长为桥吊队副队长,管理4个班组,培训了上千名桥吊司机。“10多年来,我所在的桥吊队从最初的30多人壮大到240人,桥吊高度从39米升至49米。”他说,目前穿山港区有10个泊位,45台桥吊可以同时作业,“这些桥吊如果满负荷作业,一天可以吊3.2万至3.3万标准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坐在49米高的全透明玻璃驾驶舱内,竺士杰和他的桥吊司机们把船上的集装箱吊上岸,或把岸上的箱子装上船,不断地在高空中“穿针引线”。

    10年来,穿山港区见证了宁波舟山港生产的一次又一次大跨越:

    2006年12月27日,宁波舟山港第700万集装箱起吊仪式在穿山港区举行;

    2008年11月21日,宁波舟山港第1000万集装箱起吊仪式在穿山港区举行;

    2015年12月24日,宁波舟山港第2000万集装箱起吊仪式在穿山港区举行。

    人民日报:

    媒体点赞

    宁波发挥区位优势 放大对接效应

    江西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在这里装船,驶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地中海沿岸运来的红酒、乳制品,在这里上岸,经铁路运往全国各地。在宁波舟山港,这样的海铁联运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浙江宁波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争当“一带一路”先行者。今年一季度,宁波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出口额达281.7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4%;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进口同比增长67.2%。

    新华社:

    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

    重要支点

    从“宁波-舟山港”,到“宁波舟山港”,这轻轻抹去的短杠,却蕴含着一个国际大港的长远战略,也是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缩影。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以来,宁波舟山港实现了“三年三大步”: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韩国釜山港跃居全球第五位;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首破“2000万”标准箱,超越香港港跃居全球第四位。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9.22亿吨,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156万吨标准箱,稳居全球四强,增幅列全球前五大集装箱港口之首。

    经济日报:

    丝路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宁波历史上是我国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渊源,被称为记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今天,它又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上的重要枢纽。为此,宁波提出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区位和开放优势,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努力争做建设“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宁波已与2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开展跨境投资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宁波打造“一带一路”

    战略枢纽城市

    9月14日,浙江省政府网站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的批复》。该批复同意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提出努力建成“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综合处处长潘毅刚表示,宁波“一带一路”综试区的设立,既是浙江落实“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位置的重要举措,又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是一个具有空间概念的抓手,不仅是作为一项政策改革,也可以产生实际上的产业合作。”

    (俞永均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