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14人,高端团队138个

“3315计划”,一项政策带来的“蝴蝶效应”

    本报记者 黄 合

    通讯员 勇祖轩 

    2011年,宁波面向世界打出了“3315计划”的品牌——给资源、给保障、给资金、给关心、给平台,市委市政府掏出“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

    就像是一场“蝴蝶效应”。东海之滨人才政策的“暖气”,吹到了大洋彼岸,吹到了世界名校,吹到了顶尖企业,越来越多的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择收拾行囊,装上梦想和情怀,来到曾经孕育出“商帮”文化的宁波再创传奇。

    截至目前,我市“3315计划”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14人、高端团队138个,其中自主申报入选“国千”“省千”91人和241人;这些人才在甬创办了科技型企业270家,实现销售额132.1亿元、利税20.7亿元,去年的销售额和利税均同比增长20%以上。

    虹吸高层次人才

    政策给力增强人才吸引力

    2017年,“3315计划”申报现场,近1000个项目递交了申请,涵盖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国内外两院院士13人、“国千”76人、正教授及研究员562人、博士1618人——无论是报名规模还是人才层次,均创历史之最。

    “你们的好多人才项目,已达到国家重大项目层次,不论是人才层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世界一流。”从北京请来的项目评审专家,禁不住对宁波这个城市刮目相看。

    曾几何时,对于缺乏高校院所的宁波来说,高层次人才就是卡在喉咙里的那根“鱼刺”。2011年,宁波下定决心,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3315计划”,对入选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对入选个人给予100万元资助。2016年又建立起人才发展持续扶持机制,对人才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500万元企业发展资助、400万元省“两创”团队配套资助、200万元人才升级奖励和50万元购房补贴。

    一大批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有感于宁波的引才政策和创业环境,从世界各地涌向宁波。

    “当初吸引我来宁波创业,就是因为这里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对人才和高精尖项目创业的政策扶持。”2013年2月18日,国际知名的磁学和磁工程技术专家毛思宁,携TMR磁性传感芯片项目成功落户镇海区海外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成为当地引入的首只“海外金凤凰”。

    集聚高精尖企业

技术引领实现创业成绩单

“我的成功,绝对可以复制。”在宁波打拼近10个年头,首批入选“3315计划”的海归人才张彦,在四明大地上书写了自己从无资金、无人脉、无背景的“张江男”到企业上市成功的人生传奇。

“商贾云集,海舶交至”,在宁波重商从商的氛围之中,不少“3315人才”从一开始就打算将手上的“技术”,变现成看得见的“产品”,在市场之中经受检验。

张彦创办的激智科技,年销售额达7.6亿元,成为国内光电显示薄膜领域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罗培栋创办的东旭成年销售额达4.5亿元,增长55%;鲍海明的泰来环保中标总投资14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张达的九胜医药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增长54%……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3315人才”共创办270家科技型企业,累计获批发明专利1542项;有165家已实现销售,9家销售额超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2.1亿元、利税20.7亿元,这两项指标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315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目前,2家上市A股、5家挂牌新三板、21家启动新三板挂牌或股份制改造、49家挂牌宁波股交中心;另有39家企业获各类投资4.9亿元,60家企业获银行贷款12.4亿元。

打造创新生态圈

产业转型孕育发展新动能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作战”,经过多年的浸润,不仅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3315人才”还带动了宁波一批产业链乘风而起,在经济大潮中走出一条新路。

甘中学博士,是机器人产业的带头人之一。2013年,甘中学博士带领团队入选市“3315计划”,创办了宁波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作为业界的大拿,甘中学博士带来的不仅仅是“高人气”,还有“高智能”。

在他的引领下,已故爱国科学家黄大年以及孙云权、李万林等18位海外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带着柔性机器人、飞行机器人、机器人病床等项目落户宁波,致力于机器人名牌系列产品、“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集成技术、下一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带动城市产业向智能经济转型。

“来宁波创业,你们不会后悔!”在自己海外留学的朋友同学中,姚力军常常为宁波的“3315计划”站台呐喊。作为最早一批入选市“3315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之一,“国千”专家姚力军创办的企业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到A股上市的“涅槃”,在宁波这块创新热土上,成长为该领域全国甚至世界的佼佼者。

在同一个产业园区,以江丰电子为轴心,姚力军先后引荐周华、吴景晖等新材料领域专家8人,创办江丰精密、创润新材料等企业,进一步完善新材料产业链,正在打造中国第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材料产业基地,建成后可实现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各地的销售网络。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围绕着“3315计划”,民间资本、创新成果、政府服务等创新资源,携手发挥“1+1>2”的最大效用,酝酿着宁波下一个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