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陈亚敏 郑轲 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该标准以其科学性、严谨性为全世界所公认,是全球范围内验证医疗机构质量的“金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 第六版JCI标准自今年7月1日启用,宁波二院于7月17日至23日接受JCI最新版学术型医学中心评审并高分通过。上周末,在宁波二院第三届华美国际学术周的开幕仪式上,美国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简称JCI)首席顾问兼大中华区咨询主任刘继兰女士向市二院蔡挺院长颁授JCI证书。宁波二院成为国内第二家通过JCI第六版学术型医学中心评审的医院,也是首家通过JCI评审的市级医院,市内唯一一家通过JCI第六版标准、唯一一家通过医学中心评审的医院。 早在2014年初,宁波二院就邀请台湾双和医院进行JCI认证基线评估,正式走上了三年多的JCI创评之路。JCI作为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标准,初涉不免水土不服,三年里宁波二院管理团队向国内的先行者取经,其中不乏国内顶级医院,也有水平相当的兄弟医院。“转益多师是吾师”,宁波二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院实际的JCI创评道路,在医院管理、临床诊疗、信息化建设、后勤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回首来时路,宁波二院蔡挺院长不无感慨:“相对于其他国内医院,三年的创评准备时间很长,但我们走得很扎实。总结JCI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八个字。我可以很自豪地说,现在这一核心理念已深深植入二院的文化基因中!” 让数据说话 用指标改进医疗质量 现代医学是循证医学,讲求以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撑每一个诊疗行为。现代医院管理也应该是一门循证科学,用指标监控质量,用数据说明问题,最终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JCI标准倡导的这种管理并非独创,实际上以各类指标监控临床质量、衡量医院工作情况是普遍的做法,但JCI的要求更高,指标设置得更“精”、更“细”。 床位日、出院人数、手术例次、三四级手术量……用少数几个指标衡量数十个临床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力与发展情况,过于粗线条。现在打开宁波二院质量管理软件,看到的是密密麻麻近300个质量指标,不仅有床位日、手术量这些共性的数据,也有体现专科特色的指标。医院要求每一个部门至少制定一个质量指标,全年跟踪、收集、上报,分析问题的症结,制定改善计划。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评估正确率、医院感染发病率、门诊患者实名制就医率、当日后勤设施修缮完成率……涵盖了临床、行政、后勤各个部门,上至全院宏观层面,下至日常诊疗细节,都可以用数据来衡量管理实效、诊疗质量。更重要的是,各个部门围绕质量指标开展的数据收集、验证、分析乃至提升,则是医院将精细化的理念运用于运行管理中,实现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的持续改进。如宁波二院刚开始施行危急值通报制度时,发现存在报送不及时、登记项目不全、医护人员对报结果未复述等问题,在2015年启动了“提高危急值报告时间5分钟及时率”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流程优化、人员培训、设备提升等措施,切实提升了危急值报告及时率,更把危急值报告程序以及相关的自查、抽查、通报形成了标准化、常态化的机制。 医院要求临床科室确定自己科室指标时,一要反映专科特色,二要与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直接相关。很多指标关联的只是临床上很小的一个细节,但通过不断改善,能够让患者、医院、临床一线三方受益!比如呼吸内科的哮喘、慢阻肺病人出院后需要使用粉雾吸入剂,但相当一部分病人操作错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呼吸内科将这类药物使用患者出院时的正确使用率设定为科室质量指标。为了将质控指标提升至目标值,呼吸内科的医生护士改进了以往单一的宣教方法,鼓励家属与患者一起学习吸入剂的使用;为了突破与老年患者的沟通障碍,来自外地的医生护士甚至自发学起了本地方言。 信息化 为医院插上智慧的翅膀 JCI的创评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在宁波二院三年多的创评过程中,十数套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与深入整合,深刻地改造、提升了继有的服务流程。可以这么说,全面的就医实名制、高效的危急值报告、完善的患者评估……JCI各项制度、流程,规范、科学的医疗行为通过信息化建设得以固化。 硬件是基础,医院通过弱电井改造以及网络线路的梳理,实现了全院核心网络系统的提升,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住院病房铺设无线网络,在全院范围内上线移动护理系统;门诊区域,全面实施、推广门诊电子病历,借助诊间签到屏、自助服务、智能药库等设备极大地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在后勤行政管理方面,推进物资供应链、后勤报修、仓储管理等的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建设深深地嵌入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各个领域。 病区护理人员推着移动护理车穿梭于各个病房,手持PDA扫描病人的腕带、药物,随时将各类数据输入笔记本电脑——这是信息化建设改变临床工作模式的深刻例子,把护理人员从传统的纸面文书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电子化工具。对于每一个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信息化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而对于病人来说,则意味着在人工之外有了计算机这一道关卡,医疗服务更为安全。每一位来院患者都会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码,治疗、给药、检验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扫描条码的方式来核对身份,获知治疗、用药的准确时间,杜绝了病人药物漏用、漏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可能。 “信息化在这里不仅仅扮演了工具的角色,通过搭建一个标准化的流程、框架,信息系统成了临床服务的一个重要支撑,使得所有患者能够接受连续性、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分管医院信息工作的院党委书记夏冠斌谈到。比如医院常规开展的各类评估,在系统内设置相应的营养、疼痛、深静脉血栓风险等评估表单及其评分算法。只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均可为患者完成这些专业评估,并根据系统计算的评分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又比如每袋静脉输液上的识别条码,不仅包含着患者的身份信息,医护通过扫描还可以获取药物信息及静脉输液的滴速建议。这实质上就是药师借助信息手段将自身的专业服务延伸到了每一位病人身上! 根据医院的信息化体系规划,宁波二院也在不断深挖信息化潜力,先后上线了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今年年初,正式挂牌宁波市医疗大数据研究所,在探索信息化建设为临床医疗、科研细化、管理决策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人参与 让安全成为医院文化 “安全”是JCI评审专家关注的焦点,甚至JCI标准将其提升至“医院文化”的高度。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二院人将其分解到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借助风险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工具,真正把“安全”落到了实处。 宁波二院倡导保密性、非惩罚性、激励性的不良事件上报,鼓励全院职工发现、收集、上报身边每一起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意外事件。针对不同的意外事件,医院将其分为医疗、护理、药品、用血、治安等10大类,设置专人统计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各个时间段不良事件上报的数量和比例。其中不仅包括警讯事件,也存在大量的并未造成意外或伤害的隐患事件,茅月存院长助理提到,“每位上报不良事件的医护人员都会获得医院的奖励,医院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鼓励员工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改进不足!” 针对每例警讯事件,医院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研究讨论出改善措施建议,进而设置相关的质量指标进行持续的监测。这样的工作模式也进一步塑造了医院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病人院内跌倒这样一个治安不良事件,不仅需要安保部门介入,而且护理部、门诊办公室、总务等多个科室要坐下来细致分析原因。病人在哪里发生滑倒,因何滑倒,是否存在设施安全隐患;病人本身是否存在跌倒风险,护理人员有否进行风险评估;防跌倒宣教是否充分……通过RCA分析,找到系统错误并持续改进,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与循环,推动医院安全文化的塑造。 医院每年都会制定有害物质、消防安全、医疗设备、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等七大安全计划,使用灾害脆弱性分析工具(HVA)进行院内医疗风险、非医疗风险以及消防、院感等特定风险的评估,针对高风险事件不仅需要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而且要用实地演练反复检验。医院每年常规开展急诊大量伤患、火灾、停电、停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系统故障等应急演练,其中不乏与辖区治安管理机构、社区等联动的大规模演练。 2015年,医院进行了首次全院性的安全文化调查。通过广泛收集员工意见,医院也就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应急预案的定制与演练、安全计划的全面执行进行了持续改进。在2016年度的安全问卷调查中,全院职工对“领导对安全文化的支持”、“对安全文化的整体认知”、“医院对病人安全的支持”、“员工的工作压力”、“不良事件上报的零处理”等七个维度的指标满意度评分显著上升,医院安全文化改进取得显著成效。 编织院内急救网络 不放过一个死角 在大多数人看来,医院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有医生、护士救死扶伤。但医院也是意外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因为年老体弱、身染疾病的人聚集在这里,随时都可能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等事件。 “如果病人在停车场昏倒,心跳呼吸骤停,谁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急救?”“发生这样的意外事件,如何让最近的医疗单位获知并赶往施救?”“一支训练有素、配备完全的急救小组几分钟内到达现场?”——JCI标准关注病人的安全,每一个身处医院的人都可能成为病人,应该编织一张纵横有序、经纬严密的急救网络,确保没有一处安全死角。“这是给医院管理者出的一道大题,急救体系不仅关涉医疗服务,更考验资源配置、后勤管理、软硬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反映了医院管理水平。”蔡挺院长谈到。 宁波市第二医院共有两大院区,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本部院区呈南北走向,两端相距近700米——如何配置资源,让有限的医护力量与抢救设备覆盖这艘医疗航母,就成了重中之重!医院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配备了独立的急救小组、急救设备与广播系统,而位于7号楼的消控中心则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当意外事件发生,消控中心获得呼救信息,随后相应区域的广播系统响起“意外发生地点+111”(111是医院设定的心脏呼吸骤停等意外急救事件代号),临近区域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增援,而区域内急救小组成员立刻“全副武装”赶往事发地点。 为了保证急救的可及性与有效性,医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进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心血管急救培训课程,具备了基础生命支持(BLS)与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的能力。全院3000多名员工,不仅仅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连外包的保洁、安保、食堂等后勤工作人员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400多名医护人员通过ACLS培训,麻醉科、ICU、肺科、重症肝科等科室骨干承担起111急救小组职责……当心脏意外发生时,即使是毫无医学背景的保安、保洁都会挺身而出,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下一步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停车场、卫生间或是诊疗区域,无论意外事件发生在哪里,3人的急救小组都能在5分钟内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急救——这张编织严密的急救网络在三年间经过上百次实战演练的检验。 “重病人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突然发现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宁波二院启动了RRT(临床早期预警)建设,将院内急救网络向疾病早期延伸。病情出现改变前的6-8小时,往往就会有先兆。门诊、住院病人出现不适,或是医护判断病情恶化,都可以启动RRT,快反应小组10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进行专业处置。“并非每次启动RRT的患者都存在心搏骤停等意外风险,但RRT意义就在于尽可能发现患者的预警症状,及早干预。把心脏骤停这类的风险事件截留在疾病早期。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院内急救体系。”快反应小组成员之一刘鹏主任医师提到。 JCI是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标准,1200多条可衡量要素告诉参加评审的医院在医疗服务中你们应该做到哪些内容,但JCI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何把这些标准落到实处,如何选择一条最符合自身情况的道路,每一家医院都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 宁波二院把眼光放得更远,门急诊布局调整、医院高配扩容、发电机组启用、物流轨道小车系统联通各医疗大楼、医用垃圾冷藏库的改造……三年里医院的各项软硬件改造甚至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但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给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员工、每一位来院就医的患者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感受。99.1的高分通过最新版评审,无疑证明宁波二院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国际JCI评审专家对医院各项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 “自1998年JCI成立以来,我一共参加过全球200多家医院的评审工作,像宁波市第二医院这么大的医院,不同的院区、不同年代的建筑,这么难的管理,能做到这么好,还是第一次碰到!1265项可衡量要素,只有21项需要继续努力,有七大章节满分通过。祝贺你们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高分通过JCI第六版学术型医学中心医院评审为宁波二院174年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这家百年老院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成功创评JCI标准对于这家百年老院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医疗服务的提升没有终点,秉承JCI精神与标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没有止境! 后JCI时代,宁波二院将立足国际化港口城市,践履国际先进医疗标准,“仁爱、协和、精诚、维新”的精神,打造区域标杆医院,护卫甬城百姓健康,为名都名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