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地作货”

    三生居            

    20世纪70年代末,我上初中那会儿,中午饭后,总是结伴去学校。我性子急,吃饭快,一般都是我去同学家等待。坐着傻等的片刻,同学家饭桌上的菜肴早已尽收眼底,至今想来仍旧蛮有味道。

    出家门,过小桥,拐进一个大院子,就是邱同学的家。邱同学的爸爸在厂里上班,哥哥参军入伍,姐姐务农,妈妈料理家务,偶尔拿些“地作货”(农家自种的蔬菜)去集市售卖,可谓“工农商学兵”红色家庭。按理说他家经济条件还不错,但我看桌上的菜,基本以咸菜为主:咸齑炒榨菜、咸齑炒茭白、咸齑炒豆腐渣,偶尔还能看到咸齑炒蛳螺肉。咸齑是自家腌制的,蛳螺是邱同学和他爸爸在邱隘河里摸来的,都是“家作货”(自家人劳动所得)。

    邱隘居民用雪里蕻菜腌制咸齑的传统由来已久。邱隘咸齑色泽黄亮,清香扑鼻,既能生食,也可做配料,皆鲜美上口,可谓百搭菜。对于邱隘人来说,咸齑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每年冬天,我家也会腌制一小缸咸齑。将雪里蕻菜去除黄叶,削平菜根,摊晒半天。腌制时,缸底先撒一层盐,再铺一层雪里蕻,之后人入缸内,用脚踩踏,宁波老话叫“淖咸齑”。一层盐,一层菜,淖出汁水,依次循环。最后放一层封口盐,压上重石头,用尼龙薄膜封住。一个多月后,即可随吃随取。

    我所在班级的班长姓丁,品学兼优,威望颇高。很多时候,我等同学的第一站就是去他家。班长的家与我家仅一墙之隔,但分属两个墙门,兜兜转转需三四分钟才能到达。有段时间,我看班长家的菜桌上,天天有一碗腌大头菜,无论是米饭还是泡饭,班长总是就着大头菜下饭,嚼得满嘴“簌簌”脆响。于是乎,我有了一个神奇的想法:班长成绩这么优秀,莫不是因为常吃大头菜的缘故?我央求母亲也腌制一些大头菜,满心期望着不久的将来会有奇迹发生。

    大头菜学名芜菁,膨大的块根呈长球形,质地紧密,水分少,纤维多。邱隘人习惯将大头菜与年糕一起煮着吃,咸鲜甜嫩,既可下饭,又能充饥。也有将块根切成小片腌制后吃的,方法较为简便:大头菜洗净后切成片或条状,晾干后与盐、白砂糖、八角、茴香等调料拌匀,装入甑或甏等容器,压实,浇上白酒和酱油,没过大头菜,加盖密封,两三天后即可食用。

    不过,我吃了一个多月的腌大头菜,终究没什么明显效果,物理成绩依旧邋遢,化学习题还是没有头绪。不得不承认,班长的优异成绩不是吃出来的。

    几个同学中,陈同学的家最远,记忆中他家饭桌上的野菜特别多。每到春天三四月间,马兰头、草子、花荠菜等野菜轮番上桌,百吃不厌。听陈同学说,他的姐姐特别能干,一有空就去马路边、农田中挖掘各种野菜。这些野菜即可凉拌炒食,又可做馅包饼,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一定食疗作用。想必陈同学家是传承了邱隘人“做人家”(节俭)的好家风。

    陈同学的爸爸嗜酒,佐酒菜当中,杵扁倭豆最为常见。所谓杵扁倭豆,就是油炒蚕豆。这个菜我家也常做。拿把铁榔头,先将干蚕豆杵一下,使其开口,便于入味。锅里倒入菜籽油,待油面白沫消失后,抓一把干蚕豆下锅快炒。未几,热油逼出豆香,蚕豆金黄油亮,即可起锅装盆,趁热洒少许盐,拌匀,便成美味下酒菜。杵扁倭豆硬而韧,比较考验牙齿,但嚼劲十足,十分过瘾。

    那些旧时光里,雪里蕻咸齑、腌大头菜、杵扁倭豆等,大多是“地作货”,无污染,易制作,成本低,但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给平凡生活带来了温暖,使味蕾留下了家乡记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