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

    本报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胡章

    因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以及人口密集等因素,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而且降水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成为困扰宁波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问题。

    近五年来,围绕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市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力争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

    目前,全市水资源供给能力接近27亿吨/年,能够保障全社会现状22亿吨/年的用水要求。城市生活供水有97%直接采用水库优质水源,95%以上的农民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领先全国同类城市水平。

    分质供水,紧盯用水效率解难

    宁波在全国率先实践“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理念,将大型工业供水与城市自来水供水分开,新建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实现优质自来水、再生水、大工业水、河网水、雨水等各类水资源合理利用,用“活”每一滴水。

    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12月,姚江工业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姚江水源经处理后通过专用管道供至大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用水,截至去年,实际供水量已达到35万吨/日。2010年,我市市区生活用水结束河网取水历史,原水全部来自原水集团所辖八座水库,城市供水品质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八库”现有供水能力近6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达160万吨。

    中水回用,在我市大工业企业得到全面推广。中水回用不仅降低了区域新鲜水取用量,也减少了污水排放量。目前市区6座再生水利用设施生产能力已达24.4万吨/日,主要用于大工业企业、市政园林和景观用水等。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建成市区分质供水体系,其中市区自来水供水规模为200万立方米/日,水源来自水库;推进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建设,供水规模超过100万立方米/日,水源为河网及境外引水。

    内联外引,深挖供水潜力提效

    远在百里之外的新昌县钦寸水库建设工地上,吊机集卡来往,一片忙碌景象。据介绍,钦寸水库有望在2018年实现向宁波供水。

    随着我市条件相对成熟的大中型水库水源工程的相继建成,境外引水和境内水源联网工程成为“十三五”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的工程重点。

    有关水利专家分析,宁波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存在点多、分散和规模相对偏小的特征,在水库水资源挖掘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实施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可实现“南水北调”“西水东送”,有效改变宁波供水格局。“这好比在供水管网布局上建设供水‘高速公路’,使水源群串联并联,形成了水源群、引水干线、水厂群、绕城高速供水环网的输配水新格局。实施联网联调供水,不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区域应急能力。”

    联网联调,就像一张隐藏在深山和地底的大网,将分散在四明大地的“大水缸”串联在一起。规模为50万吨/日的东钱湖水厂由白溪水库、横山水库、横溪水库联合供水;规模为60万吨/日的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全长106公里,沿途分别与西溪(黄坛)水库、三溪浦水库等2座水库联通;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以新增供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将向桃源水厂供水50万吨/日……

创新性的水资源优化布局,构建起“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为宁波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乡统筹,水利发展红利惠民

自宁海县力洋镇力洋孔村新建的水站投用后,400多名村民终于喝上了优质水。“原来管网老化、漏水,也没有过滤系统,有时候出来的水就是黄的。”村党支部书记孔令柯介绍,力洋孔村没有直接水源,新建的水站建在村后面的山上,水源通过沉井、过滤器、镇压泵,经过处理后,水流可直接输送到村民家中。家住三楼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水压不够不出水了。

农村饮水问题是“水利惠民”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市共有487万农村人口,其中由城市大管网延伸、镇级水厂延伸受益429万人,剩余58万地处偏远山村的农村居民,由全市967座农村村级水站负责供水。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已提升至99%。

在供水格局方面,宁波也一直在探索新农村供水服务新路子。我市对农村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改变了“一镇一水厂”格局,推进区域大管网供水,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已有150万农村群众用水与城市一样同网、同质、同服务,宁波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真正让市民享受“水之善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