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近日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当今世界,全球化新局面深刻复杂,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与挑战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球治理体系。面对全球经济新的局面,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重塑全球治理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也超越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模式,越来越转变为以中国为中介的“双环流”体系。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分工、贸易、投资、资本间接流动为载体;另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要载体。在这个体系下,中国越来越发挥枢纽、节点的作用,将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链接起来,从而在中国、发达国家、亚非拉地区之间形成了资本的“双环流”。“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在这个体系中构建的大区域治理平台。 全面深化改革 旨在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在《光明日报》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五年来,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紧紧扭住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扶贫等几个关键环节,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到了每一个老百姓。 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明显,成果显著。首先,本轮改革涉及领域之广,触及层次之深前所未有;其次,本轮改革重点转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再次,本轮改革更多涉及行利益调整,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从满足人民利益多样化、最大化的要求出发,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担当精神与十足干劲,攻坚克难,不断筑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何以成就卓越的学术 最重要的应是学者和氛围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人民日报》刊文说:最近,国家开始启动大学的“双一流”计划,希望以学科为主线,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改革,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准和竞争力。“双一流”的核心是学科的建设,要集中有限的力量和资源,使某些学科领域先发展起来,产生卓越的学术和教育。 是什么成就一个卓越的学术机构呢?最重要的应当是学者和氛围。一个卓越的学术机构要有明确的使命,要担负国家和社会责任,不断产生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或未来技术,还要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很多诱惑,使你偏离使命和初心。坚守既需要学者的视野、胸怀、勇气和担当,还需要优良的科研环境、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双一流”和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释放大家的创造潜力,使“近者悦,远者来”,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