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金鹭)笔者昨日从宁波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宁波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两年来成效显著,以“数字普惠金融”为特色,为“支农支小”打开了新局面。今年1月至8月,手机信贷新增农户11万个,发放手机信贷516.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市领导刘长春、褚银良等出席会议。 借力互联网,近两年来,我市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截至今年上半年,各类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余额达164亿元,惠及9万多农户。为解决海岛、山区等偏远地区的渔民、农户融资难,宁波金融机构还创新性地推出手机信贷产品,帮助他们安全、高效地完成贷款申办、还款和转账。 为打破金融机构与农户、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我市积极利用“大数据”,推进平台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接入64家金融机构,日均查询逾7000笔,为农户融资提供了重要的增信服务。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已达83.5%,其中35.2%已纳入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在数字化支付方面,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在农民日常生活、农(渔)产品交易、农家乐、农村公交和村级财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17年上半年,全辖农村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合计业务量达到1.35亿笔,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