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一面“镜子”照见的晚清历史

——《帝国的回忆》读后

    崔海波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籍,而是133篇写于1857年至1911年的新闻稿合集,这些文稿都是西方人所写,包括快讯、特写、述评、社论等,既有直白的描述和观察,也有深入的分析和背景报道,刊登在当时的《纽约时报》上,可以说,这是一部《纽约时报》版的晚清史。

    《帝国的回忆》的编辑郑曦原是名外交官,他于1996年至1998年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任职。1996年秋天,郑曦原去参观《纽约时报》世纪回顾展,意外地发现在19世纪中后期《纽约时报》就开始对中国进行追踪报道,篇幅巨大,视角独特,他的内心受到很大震动。于是利用工作之便,从收集到的408篇报道中遴选了133篇,汇编成此书。书中辑录的很多新闻事件早已成为历史事件,其中大部分内容我们在教科书上读到过,比如刊登于1860年10月9日的《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1894年8月27日的《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行秘书》;1903年4月13日的《慈禧召张之洞进京议政》……

    也许是自己做过教师的缘故,我对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的《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印象深刻。这条新闻介绍的是科举考试,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记者去参观小学堂,发现学堂里有件非常刺眼的东西——柏木棺材。“很显然,这是校长为自己准备的,非常特别的是,在这具棺材的端头上,贴着一张鲜艳的红纸,上面写着一个‘喜’字,这个字在汉语里代表幸福和快乐,其含义和棺材本身所代表的阴沉、黑暗和凄凉没有一点关系。”这名美国记者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学堂里要放一具棺材。

    殡葬改革之后,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棺材了,但在我小时候,棺材很常见。记得我家的杂物间里就有一具,它与纺车、木柴、锄头等放在一起,在我眼里并不显得突兀与恐怖。这具棺材是为奶奶准备的,大人们称之为“寿材”。后来我还了解到,棺材有“升官发财”的寓意,从这层意义上说,棺材俨然是吉祥物。当然,这是旧时代人的认知。

    《帝国的回忆》中,另一条跟教育有关的新闻是1892年2月4日刊发的《光绪皇帝学英语》,文中这样写道: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而这件事是由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皇帝陛下学习外语,这一消息真让此间人士感到意外,他们甚至怀疑这不是真的。

    收录在《帝国的回忆》里篇幅最长的一篇报道是1896年8月29日的《李鸿章访问纽约记》。《纽约时报》是这样介绍李鸿章的:清国铁腕人物,美利坚合众国的贵宾。记者在题记里写道: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美获得国宾待遇,卢杰将军亲自登上“圣路易斯号”邮轮迎接,纽约港欢迎的市民涌动如潮,港湾内百舰齐鸣,向清国政治家致敬!

    李总督出访欧美,撇开政治话题不说,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在这篇报道中,美国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很多细节,向西方国家介绍古老的东方文化。比如,关于收入问题,在欧美人眼里绝对是个人隐私,但在大清国乃至当下,国人可以随便谈论,无伤大雅。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总督突然问威尔逊将军,你在美国很富有吗?威尔逊将军显得有些困惑不解。担任清国公使馆秘书并协助安排接待的杜威先生解释说,这在清国是个礼貌的问题。这时有人帮威尔逊将军回答,他很富有。总督又很快转向卢杰将军:你呢?卢杰将军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回答说他不富有。总督又追问道:为什么呢……

    旧闻新读,《帝国的回忆》像一面来自美国的镜子,照见了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见证了传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明冲击而发生的相应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