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经济新闻·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贝发:为中国好笔做好代言

在“贝发”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金属笔的装配。(殷聪 摄)

    本报记者 殷 聪

    通讯员  张雪莲

    日前,贝发集团在北京举行产品发布会,首次公开解密了金砖五国峰会用笔、G20峰会元首笔的制作过程。作为中国文具行业的巨头,贝发一直致力于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好笔。从APEC会议到G20峰会再到金砖五国峰会,贝发用过硬的品质向世人证明:中国一样能做出与日本、德国比肩的好笔。

    精益求精

    工艺技术迭代升级

    贝发好笔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1994年,一家仅由30人组成的家庭式作坊走上创业之路,从最简易的圆珠笔制造开始一步步走向市场。对于初出茅庐的公司而言,打开市场是重中之重。在国内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贝发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贝发的推销员发现,在日本东京商场,若同类产品遭三次投诉,会被全部撤下货柜,打入“冷宫”……

    市场不同情弱者,这给贝发打了一针“清醒剂”:产品质量档次不提高,就等于坐以待毙。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贝发当即决定在“武器”上来个“鸟枪换炮”,引进了不少“新式武器”:瑞士的笔头机、韩国的中性笔芯装配机、德国的五轴加工系统……

    但由于未掌握笔头和油墨的关键技术,国内高端笔的制造仍然受制于人。扼喉之痛不吐不快,不甘人后的贝发率先出击,与太钢集团等企业合作,先后解决了笔头及油墨问题。如今,贝发笔已实现100%“中国制造”,将笔芯的保质期从2年延长至5年以上。同时,在国内首创自动锁墨系统,一举解决了圆珠笔的漏油问题。

    “贝发笔从笔头材料、墨水等方面实现了关键技术国有化、核心部件国产化,让中国制笔不再受制于人,为打造更高端、更高品质的国产好笔奠定了基础。”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制笔专家陈三元告诉笔者。

    精雕细琢

    元首笔一炮走红

    解决了圆珠笔的工艺问题,下一个难题便是圆珠笔的设计。通过远赴日本、德国、韩国借鉴先进的包装、设计理念,在知名展会上寻找差距、获取灵感,贝发逐渐培养出一支自己的设计团队。去年G20峰会上,该设计团队设计的贝发元首笔粉墨登场,一炮走红。

    作为贝发笔的杰出代表,G20峰会元首笔的创意来源于杭州良渚玉器文化与南宋官窑青瓷文化。树脂的笔身借鉴了南宋瓷器的蓝绿颜色,看起来清雅通透。它与镀白金装饰、笔夹部分镶嵌的立体浮雕交相辉映,让整支笔充分展现了清纯婉约之美。G20峰会上,各国元首曾用它谋定世界经济走向。峰会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不慎弄丢了一支,后来又要了三支。

    今年的金砖五国峰会上,贝发的三款圆珠笔再次惊艳世界。元首笔雍容华贵,将厦门风情、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金砖五国发展之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部长笔简洁大方,记者用笔简洁实用。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告诉笔者,数据显示,G20峰会后元首笔的销量突破了17万支。这一数据让邱智铭信心满满,决心向高端笔市场挺进。

    推陈出新

    品牌迈入革新之路

    据介绍,贝发集团此次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除了向世人展示贝发好笔外,其另一目的是推出该公司的高端品牌“LAMPO”。长期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为何突然在国内推出高端品牌?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道出了其中原委。

    邱智铭告诉笔者,他心中一直有个心结。2006年,贝发受邀参加法兰克福文具展,并在该展会上为每位参与者提供了一套精美的文具礼品。会后,邱智铭发现这些礼品几乎无人问津,大多被留在了会场。而“施耐德”提供的圆珠笔,却被与会人员带走。

    “当时我就决定,一定要让‘中国制造’一炮走红,打响国产品牌的影响力。”邱智铭说,贝发如今的技术与设计已逐步向国际一流品牌看齐,加快品牌建设步伐势在必行。邱智铭告诉笔者,本次亮相的G20峰会元首笔、金砖五国峰会用笔等国产好笔将统一纳入“LAMPO”系列。下一步,贝发将重点打造这一系列,从品种、品质上进行提升,为中国好笔做好代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