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的“救命电话” 凸现敬业精神

    旭 初

    日前,市民周先生胸痛去市六院看病,因吃了早饭,未做血生化检查。一个多小时后,医生打电话催其回医院检查,此后被诊断为心梗,冠状动脉堵塞面积达90%。因救治及时目前已康复(10月17日《宁波晩报》)。

    这个新闻读来叫人惊心动魄。如果不是这位医生打电话提醒催促,身患心梗的周先生很可能发生不测。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1至2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数据显示,延误时间每延长30分钟,患者死亡率增加7.5%。说这个电话是“救命电话”,丝毫不夸张。“救命电话”使命悬一线的周先生转危为安,凸现医生的敬业精神和医德。

    也许在有的人看来,患者未做相关检查有客观原因,其离开医院回家也不是医生的错,然而这位打电话的医生显然不这么看——既然“想来想去觉得不放心”,担心患者可能面临的险境,那么自己就有了追踪提醒的责任——因为自己是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就事论事,这件事或许有偶然的因素,但医生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可以避祸造福于患者,使其化险为夷,却是必然的。

    说及敬业精神,说及医德,有人总以为它太抽象,看不见摸不着,或者又认为它就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其实,敬业精神和医德就意味着宝贵的生命。这个例子,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所谓大医精魂,这个大医也不只是说医生必须有多么高超的医术,更多的是指其医德高尚。大医精魂,医德使然。关键时刻下意识做出的行为,凸现的是平常时节的深思熟虑。正因医德在天长日久中潜移默化为“思维定式”,才会有紧急关头的“行为模式”。这个“救命电话”的故事,可谓一堂生动的医德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