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死亡教育”还要包括安全和生命尊严教育

    沈 峰

    近日,一场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着“死亡”的滋味。20分钟的体验“死亡”之后是重生,当再次面临这个世界时,不少学生流下眼泪,有人说着对“前世”的后悔、有人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也有人感叹要活在当下。有学生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一生只有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己,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10月24日《成都商报》)

    死亡每天发生,但我们对它的探讨远远不够。成都七中为学生“策划”一个集体“葬礼”,让学生体验“死亡”,目的就是引导孩子对死亡有思考,更好地认知生命的价值。以“死亡教育”来传递热爱生命的理念,这种强烈的对比,显然能让生命教育显得更鲜活,使学生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由此获得身体心灵的和谐,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不是射线,而是线段,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享受的时间。既然死亡无法回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正视死亡。台湾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多年的学者张淑美教授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而实际上,接受死亡教育,告别吓唬,不仅是对中小学生提出的课题,也是对所有人提出的课题。

    当然,科学的生命教育,一方面要向孩子解释生命的真相,另一方面还要给孩子带去心灵的抚慰,消除他们对死的误读和恐惧。如德国童书作家沃尔夫·埃布鲁赫编绘的《当鸭子遇见死神》,讲述一只无忧无虑的白色鸭子和死神的故事。初见死神时,鸭子大吃一惊,但知道死神一直在身边后,鸭子恢复平静。在忘记死神的身份后,鸭子竟觉得它十分友好、亲切,最后鸭子和死神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它们一起玩耍、休憩。一个严寒冬天,鸭子停止了呼吸,死神抚平了它的毛,将它放进水里……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既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向孩子介绍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让孩子了解生命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衰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过程。另外,单纯说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这两个词,或者单一肯定“死亡教育”有其重要价值还不够,我认为,真正的生命教育还要包含“安全教育”和“生命尊严”两方面。近年来,一连串的学生自杀事件、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频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生命安全教育是有缺陷的,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公共倡导,让人们看到规避死亡风险行为的有益之处,就可以推动人们改变日常生活中危及生命的行为。如果辅之以生命教育的话,则可以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改正一些危害生命安全的行为,多掌握些应急救护技能,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乃至对公共安全的一种保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