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建华——致敬传统

张建华书法作品
张建华近影 (受访者提供)

    2012年,张建华的书法作品集《草书王阳明诗》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6年,他的第二部书法作品集《草书谢迁诗存》出版,相隔4年,书风愈显老辣。这些年,他夙兴夜寐,临池不辍,沉湎于古典诗词的抄录和书法理论的研究中。

    赵淑萍 

    张建华的博客名叫“龙坑人”,书法作品落款也多为“龙坑人”。龙坑是余姚的一个山村,张建华从小在那里长大。

    张建华家隔壁是公社的卫生院,有位姓赵的乡村医生,写得一手好字。赵医生常拿着毛笔,帮周边村民在农具、家什上写上姓名。每当这时,张建华站在一旁,总是看得出神。打小,他写起字来就工工整整,但认真写字和练书法毕竟不是一回事。那时在山村,到哪里去找笔墨纸砚和字帖呢?

    后来,他入伍,在部队从事文字工作;1981年,入训北京海军教导队。他省吃俭用,花17元钱买来一部《中国书法大字典》,闲暇时翻看。休息日,也去中国美术馆看书画展。对于书法艺术,他的内心充满景仰。后来他报名参加了浙江书法函授学校。他把字寄过去,老师批改后再寄回来。负责批改的是杭州女书法家徐润芝,她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上圈,后面还会附上整体评价。部队转业后,张建华到余姚人大工作,一边参加中央党校的函授学习。工作忙碌,对书法自然是以读帖为主了。

    2004年,他调入余姚市文联,任文联主席。于公于私,都为他练习书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书法修身养性,使得心气平和,一言概之,利国利家利己。”想起这几年练书法的收获,他由衷地说。

    拜电视、电脑为师,张建华一边观看书法教学的录像视频,一边照着帖子自学。他从楷书入手,颜柳欧赵,均有临摹,尤其喜欢谨严方正的欧体。学书过程中,田蕴章兄弟俩的教学录像,让他受益匪浅。他非常赞同田蕴章的观点:“以德养书,以书扬德”,“学习书法,端正人品更为重要,所谓人正字才正,通过写字,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一次,他从视频上看到田蕴章到陕西麟游县,在《九成宫醴泉铭》碑刻前虔诚下拜,深受感动。“这一拜,是文化学者对传统文化、古典的敬畏之心。”三年后,张建华又学行书、草书。在他的办公室案头,摆着一本孙过庭的《书谱》,厚厚的《书谱》已被翻旧,页间空白处,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注解。

    看张建华的书法,整一个感受就是“秀”,但秀而不媚,内藏风骨。二十多年前,他为余姚的人寿丰药店题字。当时,写得一手好字、在余姚颇为知名的父亲,对他的字作了八字评价:“秀气有余,硬辣不足。”他以此自勉,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书风日渐老辣。张建华非常勤奋,看他的博客,几乎每天有作品上传,有时一天就有十多幅,作品系统地抄写了唐宋名家的诗作。有时,好友之间的酬答,自己的所思所悟,也都寄情于翰墨。书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出外办事,一天不提笔,就感到缺少了什么,右手会不自觉地在双膝上比划。

    有些书法家总是反复书写自己喜欢、熟悉的内容,张建华却是每天抄录不同的诗词文赋,遇到典故就去查找,目的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功课”,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文学和传统的礼仪。天长日久,他的书法就呈现出别样的气象。2012年,他开始抄录先贤王阳明的诗。世人都知道王阳明是著名心学家、军事家,但他在文学、书法上的才情却被心学的光辉掩盖。王阳明诗歌中所呈现的人生抱负、乡愁旅思以及逆境中的豁达,深深影响了张建华。“大师的诗歌如蓝天秀云、清溪甘泉、让人赏心悦目,又似高山巨石、大地劲松,令人仰止行止……生命之光在远处闪烁,正是大师在鼓励我珍惜光阴,召唤我辈奔向良知与光明。”他说。在迷惘、困惑时,他会高声朗诵大师的“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心境,渐渐走向澄明。他抄录王诗600余首,其中300首结集出版,一时好评如潮。

    2016年,他的第二本书法作品集《草书谢迁诗存》问世。他书写明代宰相谢迁现存诗作732首。该作品集分上下两卷。谢迁的《归田稿》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入编《四库全书》。张建华潜心创作,历时半年,以小草形式逐首抄录谢迁诗存,满怀着对先贤的敬畏之心,满怀着一颗传承家乡历史文化的拳拳之心。

    对于书法,张建华一直遵循传统,在传统基础上追求个性。他认为,书法首先是审美,而不是“审丑”。当下有一些人胆子很大,练书不到百日,却大笔而书,写出的字类似画符,却自诩为前沿、创新。张建华认为此风不足取。他的传统典雅的书法受到不少书友的喜爱。余姚的不少论坛上,陌生的网友们推介着他的作品。有一次,宁波市文化局原副局长裴明海从友人处拿到《草书王阳明诗》,爱不释手,“捧之,观之,临之,若有所思,思有所得,诗书神形兼备,相得益彰。”他在微信中评说道。后来通过微信好友介绍,他俩成了“朋友圈”朋友。

    介绍起自己,张建华非常谦逊,总说未练过童子功,中年时方有所悟,从此锲而不舍,将犁耕到头。正是这种痴迷、执着,毫无功利地探寻,使他渐入佳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