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区域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兜底 众筹共惠 一站式服务

招宝山“新三宝” 构筑社会化养老新生态圈

老人们午餐后,在阅览室看书、休息。 (余建文 摄)

    10月28日,镇海“新三宝”服务社正式投入运营,给招宝山街道的老年人送上一份重阳节的厚礼。服务社集街道区域性居家养老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国民体质测试中心、义工服务中心、智慧养老中心等六位一体,成为宁波首家普惠性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新三宝’服务社是个新型的‘托老所’,旨在探索构建一种政府兜底运作、普惠化的休闲养老新模式,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乐享晚年的美好需求。”招宝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承志说。

    “新三宝”服务社不仅对招宝山打造优质幸福养老城区有着标志性意义,同时对推进社会化养老水平,提升政府民生服务,也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乐巧琼

    构建“一站式平台、立体化服务”休闲养老新模式

    “新三宝”服务社是在原镇海区委党校原址上动工新建的一座为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总投资1700余万元。

    上周五上午,笔者来到服务社,4层的大楼里设有阅览室、舞蹈室、棋牌室、声乐室、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27个特色功能室,装修雅致,走廊、拐角处装有扶手,方便老人使用。在一楼台球室,鼓西社区的郑学范和江兴根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正挥杆打球。两人都是镇海中学的退休老师。“从家里走过来不到10分钟,先锻炼一下,再去食堂吃午饭。吃好饭,楼上设有休息室,看看书,十分惬意。”郑学范赞不绝口。

    服务社的长者食堂开业半年来,人气爆棚。这个全市规模最大的普惠制老年食堂,每天接待200多名前来就餐的老人,还要提供一部分送餐上门服务。负责人郑时梅告诉笔者,食堂面向全街道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且一开始就定下了“不赚钱”原则,像老人吃饭,一餐只收10元的食材费。而服务社最大的特点是导入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日间照料、娱乐、学习、养生等一站式休闲养老需求,非常受欢迎。

    “‘新三宝’的出现,是应对养老需求不断升级的趋势,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换挡提质。”杨承志说。招宝山街道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比例为23%,且高龄老人的增速非常快。而眼下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陈旧、服务水准不高等“短板”。

    为此,镇海区和招宝山街道统筹资源,兴办一个覆盖全镇域的新型高水准“托老所”,打通在城区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之间的“断层”,并由街道来管理运营,确保老年人获得实惠。

    创新构筑“众筹共惠”的社会化养老生态圈

    作为一个枢纽平台,“新三宝”服务社一端连接企业、商家、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一端连接老年人。在政府兜底的基础上,服务社试水“众筹养老”的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养老需求。

    服务社开设了集志愿服务、孝德教育、组织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将街道内大小近百个社会组织纳入。郑时梅说,像楼内的电子显示屏、钢琴等活动设施,是辖区内企业赞助的,还有热心的农场常给食堂提供免费新鲜果蔬。截至目前,服务社通过建立公益专项资金,已分解养老服务15大项,共有9家商家、企业进行认筹,筹资15万元,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

    在多元化的养老供给体系下,“新三宝”服务社将在沿街设立“三宝店铺”:大宝营养小吃铺、二宝众筹屋和小宝义工站,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推出衍生产品,充分运用众筹资源,为服务社长期发展提供“活水源”。

    城东社区的叶老先生告诉笔者,他现在已把服务社当成第二个“家”了,还在四楼包了一间休息室。“连吃饭带休息、娱乐,每个月花费不到1000元,每天过得轻松又充实。‘新三宝’是政府给我们老年人添了个好‘宝贝’啊!”叶老先生喜滋滋地说。

    杨承志说,“新三宝”服务社是微民生大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更是街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我们要做好民生大事,不负新使命,不断提升‘新三宝’品牌价值,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