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

    何 俊

    孟子曾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用来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并非心脏的“心”,而是类似于大脑的概念。孟子赋予了“心”一种自觉的认识,确立起“心”的主体地位。这开辟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传统。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中叶人,其思想和孟子一脉相承,其学说思想被称为心学。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在传统的精英阶层影响深远,而且在中下层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外,阳明心学还对东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晚清以降,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以反思传统为前提的现代化道路。也许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必要手段,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时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于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也更有责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世界文明提供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体会王阳明心学是有益的。

    一、知行合一的内涵

    知行合一的内涵,应该包括了知行一体、真知真行、知行功夫、知行本体四个方面。

    知行一体。在阳明之前,学者们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说的,知是知,行是行。而阳明则认为,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实际上,知和行是融在一起的,每个人关注的东西和每个人的兴奋点、喜好是连在一起的,这不完全是知的问题,这包含了每个人自身的感受偏向在里面。所以,知里面就有行,行就包含了知,知行是一体的。

    真知真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这里面有一个真知与假知、真行与假行的问题。知行合一、知行一体指的都是真知真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比如,常人可能认为,想对父母孝,就要了解到底什么时候要让父母暖和一点,什么时候让父母凉快一点,这都是知识,都需要学习。而王阳明则认为,若一个人真的想孝,并不需要专门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会。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真知真行的问题。

    知行功夫。阳明主张凡事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知识是外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可最后落实在生活中是整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识,经过自身生命的整合、认可,把它展现出来。例如,想要讲好阳明学,仅有一份课件是不够的,还需要读阳明、孔子、孟子、朱熹的书,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个过程就是知行的功夫。

    知行本体。阳明通过功夫把知行上升为生命的本体。在阳明之前,知与行只是人的行为思考的两个行为方式。但是,在阳明这里,通过知行合一就变成了本体。这个本体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这个存在的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践行的部分融通为一体,以心、以精神表达出来。俗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是要上升到那个本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阳明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本体,实际上是对生命的高度礼赞,赋予了人的生命以主体性。

    二、知行合一的意义与局限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新阐明了“知”与“行”的内涵。

    第二,为“致良知”学说提供功夫路径。在王阳明看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良知。朱熹强调天理,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之说,但民间也有“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说法,这就等于是在天理之后又有了良心。所以,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对人、对事的过程中,都秉承着天理良心。做人要讲天理,做人要讲良心,这个良心的观念就是由王阳明强化了的。

    第三,重筑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儒家并不主张空谈,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王阳明继承并重筑了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总之,王阳明思想的光辉性,既在理论的方面,又在实践的方面。

    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其严判良知与知识之别,强调良知为重,对知识层面关注不足。也就是说,王阳明过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识做了区分,并以良知代替了知识,从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格物穷理未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