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孙波 刘益)昨天上午,市反诈中心特意发布了今年以来我市发案最多的10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其中,网购诈骗发案数虽然同比下降了45%,但总量仍占榜首。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破案打击和专业反诈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4.42%,其中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7.95%,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5.34%;涉案总金额同比下降18.46%。 据了解,目前我市常见的10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别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公司领导诈骗财会人员、网络购物诈骗、刷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贷款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网络交友诈骗、中奖诈骗和票务诈骗。 在这10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发案数排前3位的依次是网购诈骗,占比为18.89%;刷单诈骗,占比为12.78%;贷款诈骗,占比8.13%。 “‘双十一’马上到了,这个时间点最多发的无疑是网购诈骗。”办案民警说,梳理近些年“双十一”前后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方发现了几大共同点:首先是“客服”找上门来送“温暖”,你以为是优质服务,其实是最常见的诈骗套路;其次是钓鱼网站,以低价优质的母婴用品、化妆品、衣服等为饵进行诈骗;第三就是问题红包,如今“发红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也是卖家与买家互动的重要方式,但有时它除了吸粉外,还有可能是陷阱;第四是莫名的链接、二维码可能会伪装成送流量的“福利”,点击或者扫描后,立马“机”不由己。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流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存购买过程完整的记录,遇到问题方便申诉解决。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直接与商家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