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新矛盾要从供给侧发力

    秉 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重大判断。《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注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这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每一个时代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意味着新的矛盾随之产生。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该如何团结和带领13亿多人民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早在2013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就已高瞻远瞩地作了部署。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新矛盾从本质上讲仍然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外延比过去放大了。需求侧角度,“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供给侧角度,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越,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多层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涵盖的面十分宽泛。破解“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根据发展阶段实际,正确、合理地引导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各级党委政府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顺应形势、顺应群众需求,通过转变理念、创新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的能力和水平。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的进展成就,其中一个指标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这意味着我国消费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在不断提升。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现代服务业供给必须“升级换档”。如出行方面,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走得了”,而是要“走得快”、走得安全舒适,这促使各地大力发展高铁、地铁和高速公路,“高铁网”“高速网”“地铁网”越织越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烙印。“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有其时代性、阶段性特征。今天,我国综合国力已大幅跃升,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了这个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事实上,针对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等突出矛盾,国家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度设计等层面,已有一系列的安排。如区域统筹方面,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城乡统筹方面,有关于“三农”问题的诸多政策;对困难群体,有低保、医保等兜底性安排。现在,则要求供给侧更突出“精准性”。比如扶贫问题,过去有的地方搞“大水漫灌”,今天中央强调要下“绣花针功夫”。钱必须花在刀刃上,政策要更有针对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近年来面临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着眼供给侧发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就应加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努力满足人民现实的精神文化需要,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近几年浙江全面推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深受老百姓欢迎,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和样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