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记2017年宁波市“百姓学习之星”斯静君

斯静君 (邬宏尉 摄)

    陈 峰

    “人生有涯,时间无界,我们用脚步丈量光阴,触摸每一段旅程的印痕……无妨,只愿在无情的时间里,做个有情的过客。”这是10月底奉化论坛以《时间的灰烬》为主题组织的一场诗歌朗诵会的“英雄帖”。说起它,就不得不把斯静君“请”出来,他是诗歌朗诵会的倡议者之一。

    2006年夏天的某个晚上,一帮文学青年聚首于奉化论坛,谈起文学、谈起爱情、谈起穿越世界的旅行,滋生了举办诗歌朗诵会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现在,每年春秋两期的诗歌朗诵会已经成了论坛的一个品牌,迄今已经举办了15期,吸引了众多人士的积极参与,每一次活动的参与者在百位上下,网络点击量更是以千以万计,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斯静君,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很书卷气,是的,他的书卷气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小学三年级,他去参加全乡小学生“看图说话”比赛,获了一等奖,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他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学校毕业后从事烟草行业,学习工作越忙碌,书越丢不开,阅读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他善于把时间的边边角角利用起来,工作间隙、午间小憩、出差余暇,拿起书来很快就能沉浸到另一个世界中。

    2006年,他与同道好友接手了奉化论坛,致力打造奉城自己的网络天地。论坛开设了原创文学版“剡溪草堂”,他自任版主之一,招兵买马,鼓励文友发帖。接着,斯静君又与其他版主一起游说爱好文学的企业家赞助征文比赛。2012年5月举办的“听说你从未离开过”青春征文大赛,奖金额比肩同时期省级征文活动,宁波及省内作者纷纷投来原创稿件,奉化论坛的文学版块一时风生水起。

    也许是书生意气,斯静君对当下社会的浮躁小有微词。他说,我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能改变一部分人,哪怕是几个人,也是我的心愿。论坛随后开设了一个引导大众阅读的版块——悦读社,发表各种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帖子,没想到人气颇旺。2015年3月,论坛协调网友建立了“理享读书会”,这是一个线下兴趣学习组织,会员之间推荐新书,交换新书,分享读后感。现在读书会有核心会员近200位,同时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把读书会推向社会公众,受到读者的喜爱。有几期的读书会还邀请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介绍各自的心路历程,在社会上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读书会至今已举办38期,每月不定期推出一至两次。

    作为70后的斯静君回忆说,在童年时代,书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要看书,怎么办呢?他跟废品收购站的人套近乎,取得信任后,在废书堆里大浪淘沙,淘到《电影》《江南》《萌芽》等杂志后,如获至宝,翻阅着散发霉味的书本如同享受无上美味。到后来,又开始捡废品换钱去买书,或者省吃俭用攒下零花钱去买书,印象最深的是黄山出版社的《红楼梦》,定价12.85元,他省了半个月的生活费才如愿以偿。参加工作后,他常常把工资的一半用于购书,看着一本本摆放整齐散发着墨香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慰。

    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斯静君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改成“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尽管现在手机阅读简捷方便,他还是更喜欢书卷在握的感觉。

    斯静君喜欢阅读,但他发现喜欢阅读的人似乎有一个通病,就是善于书面表达而不善于口头表达。为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以悦读版为平台,论坛与热心网友协作筹办了线下非盈利教育组织——奉化演讲俱乐部,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沟通技巧。俱乐部开办近一年,已开展活动30次,尤其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踊跃参加。

    斯静君感兴趣的每一件事都与书有关,从某个角度来说,斯静君就像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巧妇,以一己之力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