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宁波新闻·综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拜师学艺”有助新录用公务员成长

    周 易

    日前,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施行新录用公务员“以师带徒”培养办法的通知》,从今年11月起在宁波正式施行新录用公务员“以师带徒”培养办法。大规模推行公务员“以师带徒”培养制,在全省尚属首创(11月15日《宁波日报》)。

    在传统观念中,学一门手艺需要拜师傅。因为只有拜了师傅,师傅才会慢慢教授手艺绝活。传统意义上的拜师学艺,既是为了让传统手艺延续下去,也是为了让学艺者能够找到“捷径”,避免走弯路。如今在宁波,新录用公务员也有“师傅”手把手教了,颇耐人寻味。

    这些年来,通过公开考录,各级机关特别是基层一线补充了大批80后、90后的年轻公务员。这些新录用公务员的优势显而易见,那就是“文化素养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紧跟时代潮流”,且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但毋庸讳言,他们大多刚出校门,面临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在基层的新录用公务员定然会在思想方法、工作手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假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调整和解决,不仅会制约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他们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如何引导新录用公务员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进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迅速成长为富于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中坚力量,不仅要靠其自身的努力与拼搏、摸索和积累,也需要有人指导、点拨和扶助。事实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不仅有实践经验,更拥有深邃的思想情怀、高尚的人格魅力、一流的业务水平、优秀的工作业绩,更易获得新录用公务员的认可。因此,新录用公务员“以师带徒”培养新模式,效果可期。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新录用公务员来说,“拜师学艺”旨在为自己加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提供有利条件,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拜师学艺”,基础在“拜”,关键在“学”。换言之,新录用公务员一方面要端正“拜师”的态度,敬畏和尊重“师傅”,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尤其要把“师傅”的思想作风记在心里,把“师傅”的言行举止印在脑中,把“师傅”的工作技能学到手上,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学。否则,“眼高手低”地学、轻描淡写地学、得过且过地学,徒有“拜师学艺”之名,那不但是对“师傅”的不敬,对“师徒关系”的亵渎,而且注定会“学徒”失败——凭着这样的态度,今后恐怕难以胜任公务员岗位,更遑论去开创新局面、干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一个部门或单位如果风清、气正、劲足,一定是这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必然结果,也一定是这个部门或单位的中老年同志对年轻同志“传帮带”的必然结果。年轻干部,从走出校门到踏入社会进入一个部门或单位参加工作,其实就是“打开了一扇新的不知道的窗户”。面对新的岗位,他们在充满新奇、觉得陌生、感到迷茫的同时,必然有一个渐渐接触、了解、熟悉、掌握的过程。实施“以师带徒”制,就是为这些刚跨入公务员队伍的新人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载体、加速成长的平台。更何况,师徒结对的过程也是师徒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新录用公务员,一入职,就意味着承担起了国家公共服务的职责,意味着必须加速适应、加快锻炼成长,同时也意味着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