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傅祥方在研究技术。 (朱军备 王玥 摄) |
本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张红义 王玥 从国外进口的一台装盒机,供货方技术人员调试几个月搞不定,最终放弃,人也跑了。这台付了70%设备款的装盒机躺在车间一角,既损失资金又耽误产品包装。傅祥方一声不响走近这台“死机器”,没日没夜地掏鼓起来,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并重新设计、更换了一个机械装置,报废的进口设备“起死回生”,给公司挽回经济损失48万元。 傅祥方,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1995年职高电池班毕业后到中银公司。他从机修工做起,很快成为机械设备抢修的能手。2005年,28岁的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钳工技师,全市最年轻的“十佳首席工人”。 钳工时期的傅祥方,完成套缩机系列、全自动吊卡机、校电机、隔膜纸机、集电体组装机、绝缘圈机等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50余台。“他平时能静得下来,思考问题时一坐八九个小时;需要动手时,连续苦干30多个小时。他的成功在于勤学习、勤思考、勤动手,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中银公司领导说。 从机修工到设备设计,傅祥方跨越了无数技术壁垒。2008年,他参与设计每分钟能生产800只电池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线。此后,他参与设计的LR61及LR12特种碱性电池生产线,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银公司有一个“黑灯车间”。走进这个偌大的车间,里面静悄悄的,只见两条流水线正在作业,一个类似铲车的机器人在车间内缓缓移动,一位技术人员坐在总控室进行操作。这条生产线叫“500+”无人智能电池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生产线。“德国记者前来采访时,感到很惊讶。”傅祥方自豪地说,他是这条生产线的设计者之一。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创新者需要深入思考,也需要工匠精神。傅祥方自进公司22年以来,常思考各种技术难题。他家住白云小区,坐地铁上下班,在地铁上一趟的时间是22分钟。这22分钟都被他利用起来。 中银公司为傅祥方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给工作室30万元的专项经费。傅祥方很少坐在工作室的办公室里,每天忙碌在设备旁、机器边。自2012年以来,他带出5名高技、技师、高工、工程师及助工徒弟。 至今,“傅祥方技能大师工作室”攻克了251项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项目,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获各类专利28项,11项重大研发制造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项。他本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4月又荣获“浙江省工匠”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