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疆医疗队深入草原戈壁巡诊。 |
|
援疆医疗队专家正在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
本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蔡和 牟家金 图片由医院提供 前不久,由解放军第113医院7名专家组成的援疆医疗队再次来到距离宁波5千多公里远的新疆哈巴河县,实施精准医疗帮扶,给当地群众送去健康“礼包”。 8年来,第113医院援疆医疗队把“对党忠诚、为民解难”的铮铮誓言,书写在天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他们总行程5万多公里,为1万余名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西北边境线上“健康使者”的美誉。 无论隶属关系怎样变化,无论医院领导换了多少茬,无论地域相隔多么远,他们总是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医疗队员的心里始终装着新疆哈巴河县群众的健康,面对当地的群众,医疗队员由衷地说:“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你!” 这就是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 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戮力圆梦的生动展现! …… 不遗余力 全力以赴跑好“接力赛” 2010年,国家卫生部和原总后卫生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新疆、西藏地区县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通知》。第113医院积极响应贯彻上级精神,第一时间与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结成援建帮扶“对子”,并且派出了援疆医疗队。援疆医疗队除了要帮助当地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外,还肩负着深入戈壁、草原,为各族群众义诊巡诊、送医送药的任务。 今年9月初,新一批的援疆医疗队人员基本确定后,院长张益明立即拨通哈巴河县人民医院陈院长的电话,就下一步工作进行沟通。张益明与前任院长交接时,不仅仅是把援建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的担子接了过来,还把援建工作写进年度党委工作报告,当作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 去年夏天,时任哈巴县人民医院院长慕会杰一行5人,“突然”来到宁波“取经”。正陪同妻子女儿旅游的院长张益明接到值班室电话后,立即赶回医院,向“客人们”介绍医院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会上,张益明院长说出了众人的心声:“援建帮扶事关哈巴河县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再小也是大事!” 这些年,医院院长换了3任,政治委员也换了4任,但帮扶援建工作不仅没有停滞不前,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医院先后向哈巴河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价值600余万元的核磁共振、碎石机等器械,赠送价值5万余元药品,接收培养专业骨干20余名。 哈巴河县地处西北最边缘:冬春季平均气温零下30℃,呵气成冰;夏秋季平均气温4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因此,在这里“白天穿短袖,晚上裹大衣”并非玩笑话。尽管气候环境恶劣,但援疆医疗队队员、放射科主任俞高龙的“坚持”足以说明一切。俞高龙是放射专业领域的“大拿”,在哈巴河县人民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机器后,他第一时间赶赴当地,指导仪器安装调试,并且手把手传授技能,补上了“短板”。但在去年的援疆行动中,还有1个月就将退休的他,不顾妻子反对,再次向领导递交了申请书。就这样,他第二次踏上了赴哈巴河县的征程。 事实上,像俞高龙这样的人还不少,比如妇产科医生周琴、特诊科医生蔡昊展,也是再次援疆的“老人”了。 不畏艰辛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 援建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第113医院全院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各族群众一家亲、军民鱼水情更浓”。 在今年的援疆行动中,医院副院长张燕强率领的专家医疗队在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二天,就深入远离县城的牧区,上门为牧民看病。此时的哈巴河县,地面温度在45℃以上,作战靴踩在戈壁滩上,很快鞋底就会发烫。但为了让有需要的牧民能尽快看上病,专家们或坐汽车,或骑马,或步行,克服种种困难,终将服务送入群众家门。而巡诊结束后,他们脱下鞋子,发现每个人的脚上都有水泡。 还有援疆医疗队队员、妇产科医生周琴,在经过18个小时的颠簸后,凌晨2点多刚到哈巴河县人民医院,行李还未放下就被请到急诊科,为一位休克、意识模糊1个多小时的孕妇诊治。“先救命!”经过全麻剖腹探查,周琴确诊孕妇是宫外孕引起的破裂大出血,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手术。顾不上多想,周琴走上手术台进行作业,把前脚已踏进“鬼门关”的孕妇拉了回来…… 还有一次,一位北京来客在距哈巴河县人民医院300多公里远的白哈巴村突发心梗,生命危在旦夕。尽管此时已是深夜,但援疆医疗队队员刘祖秋没有丝毫含糊,胡乱抓起大衣往身上一套,带上药品立即发车前往救援。由于救援及时,这位北京来客最终成功脱离危险。而等刘祖秋回到医院时,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 “地域不同,但心灵是相通的。我们对患者多一份真诚,他们就更能感受到温暖。”第九批援疆医疗队队长程继伟说,他们把听诊器化作传递党的温暖的“传感器”,把缝合线化作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为当地人民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防护墙”。 程继伟任务结束准备返回宁波,并且连行李都已收拾妥当时,听说离县城200多里外的科克托海村有一名叫巴汗的牧民双腿严重变形,难以正常行走。程继伟取消了原计划,坐上医疗车就往巴汗家赶,而他那天原本是准备返家陪儿子过生日的。在巴汗家,程继伟进行详细诊疗后确诊她是由中风引起的偏瘫,导致肌肉萎缩,造成关节变形。程继伟送上药品后,还留下了联系电话,以便开展后续治疗。 据悉,这8年来,第113医院的2名博士、23名硕士、36名各自专业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先后奔赴哈巴河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范围涵盖骨科、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内科、外科等11个专业。他们共开展各类疑难手术100余台,在当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戮力同心 6个“首例”填补技术空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援疆医疗队队员、脊柱外科主任幸永明到达目的地第二天,哈巴河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就因家中有事请假返乡了。幸永明不得不紧急顶上去,一肩挑起哈巴河县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急诊、会诊、查房、教学工作,成为新的“定海神针”。42天时间里,幸永明早上第一个到科室,下班最后一个离开,还成功实施85岁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12岁患者骨折复位手术,被当地医护人员称为“全能医生”。他还手把手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技能、面对面讲理论,遇到不懂的则一对一“开小灶”,拉直他们心中的“问号”。 帮带一科,辐射全院。第113医院用完善硬件、技术帮扶、专项资金这“三驾马车”来提升哈巴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变指头硬为拳头硬,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医疗队”。 援疆医疗队队员、麻醉科副主任裘剑波,普外科医生孙刚没想到,他们为哈萨克族老人恰合库拉·木哈乃外实施的手术上了当地的新闻头条。103岁高龄的恰合库拉·木哈乃外外出散步,走至泥泞处时摔了一跤,大腿和脚很快肿得像包子一样,痛得连呼吸都费劲。家人马上将恰合库拉·木哈乃外送医,几家医院均以老人年事太高、手术风险大为由建议放弃手术治疗。听说援疆医疗队在此,老人家属抱着一丝希望赶到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 “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会尽百分努力,我来做!”裘剑波与孙刚的答复给老人吃下了“定心丸”。无影灯下,裘剑波沉着冷静地实施麻醉,孙刚手中的柳叶刀精准而又高效。三个多小时后,老人的半髋关节置换成功。第二天,军医技术精湛的新闻就传遍了当地。 8年来,援疆医疗队为哈巴河县人民医院培养骨干20余名,诊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103岁,最小的12岁。他们开展运行了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皮肤溃疡等新技术12项,开创了6个“第一”——首例103岁老人髋关节手术、首例髌骨骨折聚髌器内固定术、首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首例肝脏破裂救治手术、首例冠状动脉造影等,填补了当地骨科、放射科、外科等科室技术上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