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民在宁波美术馆观看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作品。(周建平 摄) |
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徐良)昨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7·第二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展出176件作品,这些作品从2300余件来稿中遴选出来,题材涉猎广泛,技法形态各异,反映了艺术家关注当下、关注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热忱。同时展出的还有本届展览初、复评评委作品23件。 两年前,首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落地宁波,在美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中国绘画当代艺术展示平台。据介绍,众多艺术院校、画院、美协的专业画家参与本届大展活动,使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在创作上具有了从“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向“创作的当代艺术”方向转变的趋势。由于绘画性作品的增加,本届展览体现了较为强烈的传统文化、哲思和当代绘画语言有机相融的特征。 宁波画家有25件作品入围本届大展,如陈丹阳的《巴赫平均律125》、张桂烨的《师古得新》、邱积钏的《源代码·新生活》、孙周的《暗香》等。“宁波画家实力非常强,在浙江省各地入围作品中数量最多。”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院杨劲松教授说,综合材料绘画强调作者对生活和周遭的感受、表达创作主题的愿望。“艺术家捕捉到我们所处大时代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审美需求,作品反映的是青年人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愿望,同时又与生活密切相关,表达方式也是全球的趋势”。他说,宁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展览也体现了宁波城市的创新能力。 我市画家葛晓弘的《第三次浪潮—致托夫勒》也是大展入选作品之一。这位擅长中国画的艺术家非常“前卫”,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文脉》曾入选全国美展并获提名奖。“这次入选的作品属于二维码系列,从三个文明的思路切入。”葛晓弘说他读大学时深受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影响,“我觉得到了计算机时代,知识传播颠覆了传统的方式,电脑、手机包容万千世界。这幅作品采用了传统的元素和原料,下半部分是书籍打成纸浆堆叠起来,中间是一排电脑主板,这两部分之间看起来是浪花相冲撞的效果,最上面部分是宣纸打成纸浆,表现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冲撞,空间有厚度,所以视觉冲击力强一些。”葛晓弘认为,作品要追随时代的脉搏,向远看、往前看,作品要有活力,更重要的是引起大家的思考,是当代艺术的着落点。 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