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接A2版】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宁波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突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家风家训建设、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打响“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建设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加快宁波新音乐厅、文化馆、河海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公园、社区文化家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加强宁波文创港、宁波音乐港等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功能区建设,推动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建设,全方位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深入挖掘浙东文化、商帮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加强对甬剧、姚剧等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展王阳明思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大雪窦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影响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十六国等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充分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作用,继续办好各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

    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多得、住有安居、老有善养、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宁波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校,推进高校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合作,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工程,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强低收入百姓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加强妇女儿童保障和计划生育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坚决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水平推进健康宁波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深化医保、医疗、医药、医院、中医、医生“六医统筹”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办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和全程治理体系,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镇乡(街道)“四大平台”建设,强化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基层防灾减灾体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全面防范化解经济、网络、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治安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

    5、全面建设美丽宁波。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千年大计,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城市垃圾总量零增长目标。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巩固提升剿灭劣Ⅴ类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红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四边三化”环境整治,深化“森林宁波”“彩化城市”行动,加大公园绿地和平原绿化建设,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建设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健全海洋生态保护体系,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河长制,落实湖长制、湾(滩)长制。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凝聚起加快“名城名都”建设的强大合力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高水平建设“名城名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

    1、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和落实党委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树立政治理想,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强化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

    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开展集中宣讲、集中轮训和专题学习,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切实做到学深悟透、深谋实干,激发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进一步鼓足干劲、奋勇前进。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仰之基、筑牢党性之魂,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信仰本真、不忘党员本色、不忘公仆本分,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3、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和导向,发现储备选拔兼具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专业功底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以及久经基层和项目一线培养锻炼、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锻造忠诚干事政治过硬、担当干事本领过硬、奋发干事实绩过硬、为民干事责任过硬、干净干事廉洁过硬的干部队伍。坚持干部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完善干部日常监管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工作交流会、镇乡(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等制度,制定实施容错纠错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原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甬籍院士智力回归工程,吸引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家、工匠、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争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动。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基层党建鲜明导向,全面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力打造宁波党建“锋领港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增强镇乡(街道)党(工)委统筹作用,选优育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推动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指标体系,推动软弱落后基层党组织动态清零。推动区域化、行业性、产业型等党组织建设和活动方式创新,持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员作用发挥“三个全覆盖”。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4、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制度化、纵深化,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提升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深入开展“打通中梗阻、提升执行力”专项工作,落实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办法,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重点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明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使广大党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创新提升案件查处、追逃追赃的手段和能力,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5、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构建党委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突出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完善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力度,建立市县两级巡察联动的监督网。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各级监察委员会建设,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贴身监督的“探头”作用,实行季度廉情信息报告制度。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设,着力构建“智慧纪检”平台。深化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健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

    进入新时代,迈向加快“名城名都”建设的新征程,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必须把全面增强善于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的本领,贯穿于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的各方面;坚持实施“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专项行动,大兴真抓实干之风,汇聚破难攻坚之势,努力以一流的作风创造一流的业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自觉扛起改革发展的使命,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生动实践,奋力开创“名城名都”建设新篇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