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随着张人亚党章学堂的正式挂牌,张人亚的精神终于有了一个固化的展示空间,全市党员又有了一个新的阵地学习瞻仰,重温初心。 这个学堂的最终落成,来自于多方力量的集合汇聚。这里,有来自家人祖孙三代的苦苦追寻,有来自部门专家的牵挂在心,也有来自普通群众的自发纪念。大家一起携手寻找“初心”的模样,终于将那个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了数十年的先烈,一步一步还原到了众人的面前。 本报记者 黄合 “那你说的那个人呢?”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问题,张氏家族寻访了数十年。北京、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一个家族的找寻,传延四代,跨越百年,寻访的足迹遍布各地,还原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我们是在党的教育下长大的一代,长辈有这个遗愿,我们也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再加上北仑当地群众的热烈反响,激励我们持之以恒地将这件事情做下去。”在张人亚党章学堂揭牌的前一天,86岁高龄的张时才特意赶回北仑霞浦。 在张家人的讲述中,自1927年之后,随着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张人亚的工作转到地下,从此和家人断了联系。出于保密,祖父张爵谦再也没有提过儿子张人亚的名字,但那张金银业工人的合影一直挂在霞浦老家最显眼的位置。 1935年出生的张时康记得很清楚,上海解放那天,家住法租界的父亲张静茂(张人亚的三弟)一早就在窗口挂上了红旗,迎接子弟兵的到来。“父亲说,二哥是共产党,说不定他马上就能回家。”可是,等来等去,直到全国解放,张家人还是没有得到关于张人亚的任何消息。张时康跟着父亲来到上海图书馆,借阅20世纪20年代的《申报》,用最笨的方法,一天一天翻看查阅,寻找可能的只言片语。同时,那些登在媒体上的寻人启事,同样也石沉大海。 好在张家人没有放弃。他们执着地寻找这个离家多年的游子,他们在那些保藏下来的《党章》《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献上,刻上了“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等字样,想着万一哪天有人看到,可以循迹找到捐赠者,告知张人亚的下落。 “可以说,祖父将这个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儿子,给了共产党,这就是他朴素的革命情怀。”张时才找到当年分家的契约,对于这个长期没有下落的二儿子,张时才祖父认为祭拜祖宗的事情不用管了,他只需要把国家的事情做好。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随着老一辈的去世,寻找张人亚的责任落在了“时”字辈和“建”字辈两代人身上。21世纪后,7位耄耋老人和他们的十多个孩子,从没间断过对这位先人的寻找。 2005年,通过互联网得到的信息,一行人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瑞金市委党史办等机构帮助下,终于在《红色中华》报上找到了悼词,得知了张人亚最后的下落。同年清明时节,张家40多人齐聚北仑老家,到祖父坟前一字一句地宣读悼词。那天,空气是湿润的,有着青草清冽的味道。 家族的愿望完成了,但是寻找张人亚的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一年,这群70岁、80岁的老人牵头成立了张人亚事迹调研组,建立了专门的基金,开始从浩瀚的史料中拼凑张人亚的人生轨迹。 翻阅党史报纸、查阅个人传记、翻阅历史文献、走访幸存者、询问相关部门……按照张时康的话,大家好像是拿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不知道到底翻阅了多少资料,也不管多少花费,就是满中国地找张人亚留下的印记。张时康说,“大哥身体不好,主要在嘉兴做后方总参谋;二哥住在上海,主要负责在上海图书馆查找资料,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作人员联系;自己住在杭州,负责与省民政和党史部门联系;住在江西的四弟身体最好,主要负责到各地跑腿,为了中央档案馆的档案专程去了3次北京,还亲自去张人亚可能的牺牲地长汀……” 2011年,在张人亚的侄孙张建一的策划下,集结了老人们数年心血寻访线索的《张人亚传》出版成册,而另一名侄孙张建文建立了专题贴吧,将相关线索放在网上,扩大影响力。 “我们的寻访是民间的调查,肯定不够专业。所以得知张人亚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们高兴得不得了。”张时华说,我们作为家属,不要求树碑立传,也不提要求,只希望能够尽快让真实的张人亚的细节浮出水面,让他找到自己的历史地位。 中共上海市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表示,这是一次“史学回归民间”的生动实践,很好地推动党史研究的进一步完善,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