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 甬红 120余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8000多名志愿者,他们,以生命的名义相聚在一起。因为他们,一个个生命得以逃离生死边缘;因为他们,一个个生命得以重见阳光;因为他们,爱和生命得以在这个世界不断延续。他们用满满的正能量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暖暖的爱谱写着“大爱宁波”。 12月5日,是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记者走近这群志愿者,收获着温暖和感动。 他们,以生命的名义相聚 2012年16例,2013年11例,2014年25例,2015年30例,2016年38例,2017年到目前为止33例。宁波市从2011年实现第1例器官捐献以来,每年的捐献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宁波的器官、角膜和遗体捐献人数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这份成绩的背后,写满了宁波市红十字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的努力。 2010年12月,宁波市红十字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每周日,志愿者们会在宁波市红十字志愿者俱乐部,为市民解答有关人体器官(角膜)捐献方面的问题。医疗单位、企业、社区、乡镇、敬老院……他们走到哪里,就将捐献知识宣传到哪里。 叶伟棠就是其中一员。2009年,身患癌症且已经59岁的叶伟棠办理了角膜捐献登记,从此,他与红十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全身心投入器官捐献志愿服务。 叶伟棠说,从决心做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那一刻起,他便对自己有一份承诺——一定要把此生余下的时光都奉献给器官捐献事业,让更多的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真谛,懂得付出的幸福。几年来,叶伟棠和他的队友先后发放器官捐献宣传资料近4万份、宣传扇5万多把,帮助200多名市民咨询填写了器官、角膜捐献登记表。 19万名应急救护员,让生命接力起跑 在宁波,流传着“最美四姑娘”的温情故事。5年前的一天,一位老人被公交车撞倒,因失血过多昏迷。此时,路过的4名姑娘聚拢在一起,应急施救。正是这“黄金五分钟”救援,为抢救成功赢得先机。 爱心让城市更温情,也向公众讲述了应急救护培训的意义。“人人学自救、急救为人人”。为向市民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我市组建了多支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公益讲座和培训。目前,全市共培训应急救护员19万余人,向社会群众宣讲应急救护知识167万余人次,让更多的生命接力起跑。 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危急关头勇敢伸出救援之手,一次次地把一个个生命从生死边缘拉回、让一个个生命重见阳光。今年3月,余姚市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宣讲队的两名队员李志飞、金锡明共同救护车祸女子;9月,学员“雨花”救护摔倒老人成为美谈…… 志愿者们还经常参与大型活动的应急救护保障工作,积极参与现场急救。镇海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三次参加九龙湖半程马拉松赛,承担赛事保障任务;江北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助力宁波市山地马拉松赛,为马拉松赛250名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北仑红十字志愿者全程参与2015世界女排大奖赛(北仑站)期间志愿者、观众席的应急救护和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爱和生命,因他们而延续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市按专业、分领域建有红十字志愿服务队120余支,志愿者8000多名。 历次重大的赈灾救助行动中活跃着他们的身影。2008年汶川大地震,很多志愿者连续28天每天坚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菲特”台风期间,全市红十字系统组织志愿者78批次、1200余人次前往受灾安置点开展慰问、分发物资等志愿服务…… 我市连续七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44人无偿献血超过100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有10000多人,其中68人已成功捐献,为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我市捐献的器官(角膜)挽救了450多人的生命,使350多人重见光明…… 这一桩桩事迹、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有着红十字志愿者的心血,诉说着他们对于生命的敬意。 截至目前,宁波红十字志愿者已累计服务62万余人次、62万余小时,成为构建文明和谐宁波的一支重要力量。先后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志愿者。“最美浙江人”“浙江慈善奖”和“宁波慈善奖”等常有他们的身影。宁波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还被市政府授予“第二届宁波慈善奖”。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方燕表示,广大红十字志愿者关爱生命、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将努力提高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