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开启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新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北京日报》刊文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的、赶超型的现代化,为此,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现代化战略新安排,这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总的遵循。其中,把握好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其一,实现新目标,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紧迫感。十九大把“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从2050年提前到2035年,提前了整整15年。对这样的新安排,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则要以时不我待、坚韧不拔、百倍努力的精神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其二,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十九大所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全面的目标,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的目标。

    其三,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

    其四,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强国建设。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因此,我们更需要全面发展;更需要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更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在全球价值链体系分工中占领越来越多的制高点。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在《人民日报》刊文表示: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曾经严重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党和人民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弘扬践行的中国精神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求是》刊文认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网络发展道路。

    网络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战略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解决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竞争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打造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数字经济新形态;要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要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破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人民政协报》刊文认为:新的供给可以释放新的需求,由于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度较低,消费“有需求、无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服务型消费难以得到满足。例如,我国老年人的潜在消费至少可以达到1万亿人民币,而实际的供给却不到2千亿。

    未来几年,中国在信息消费、健康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养老消费、体育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将产生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由此形成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不断增强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释放巨大的内需增长潜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