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民 昨天,我因喉咙发炎去海曙白云街道云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排在我前面的有四位老人,都是来配药的。第一位是高血压患者,拿着四个空盒子配药,结果只配了一种药,连常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没配到;第二位老人也是配常用药的,医生告诉他其中一种药前一天就配光了。老人顿时有了怨言,说是为了配这种药已经跑了两次,又不是稀缺药,何不多备些?边上就诊的人也七嘴八舌地说,现在社区医院的药太少了。 关于社区医院缺药的事早有耳闻,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像我喉咙发炎,医生开的“头孢克洛”也要外配,说是社区医院没有。 在分级医疗体系中,社区医院是重要的一环。有专家说,在理想的医疗体系中,80%的常见病,比如感冒、肠炎等应该在社区一级的基层医院诊疗,剩余20%的病人由社区医院采集最初的病例,向上级医院分诊,进行更专业治疗。然而,目前在社区进行首诊的病人远没有80%,原因除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力量不足、硬件设施缺乏外,还因为可配的药物严重不足。如果连普通的、常用的药物也没有,仍要患者往三甲医院跑,那就会降低居民在社区医院就诊的积极性,加剧三甲医院“一号难求”的现象。 其实,老年患者是社区医院最大的受益群体,他们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更愿意在“家门口”看病、取药、治疗。如果社区医院能满足他们基本的医疗保障,哪个还愿意去挤公交,叫子女请假陪同,到大医院挂号、交费、检查、取药排“长龙”呢? 社区医院出现的“缺药”现象,应引起政府和医药主管部门的重视。不管原因如何复杂,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患者看病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