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边技术创新 那边筑巢引凤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探索科技强医路

即将焕然一新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医生正在开展心导管介入手术
呼吸内科医生施行气管镜治疗
监护室团队在救治患者
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原地改扩建项目效果图

    撰文  陈敏 徐晨燕

    图片由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提供

    宁波市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宁波市劳动模范集体;拥有3个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在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2016年度浙江省三级医院DRGs绩效分析中,代表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CMI值列全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三位,代表医院外科能力的三、四级手术名列宁波市级医院第一名……这几年,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频频谱写宁波医疗技术新篇章。2015年底,李惠利东部医院正式运行,从李惠利医院分流47%的医务人员,但在2016年,李惠利医院的工作量同比达到2015年的82%,新技术新项目更多达117项。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李惠利医院积极探索科技强医路,一方面科技助医,不断引进高新设备主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则筑巢引凤,人才引领技术,做强学科。

    科技助医

    一年申请新技术新项目130项

    81岁的戴老伯查出了胰腺癌,由于高龄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出现中风、猝死的风险极高。经多方打听咨询,家人了解到李惠利医院已有20多年的腔镜微创手术历史,并且在省内率先开展肝癌、胃癌、胰十二指肠等复杂疑难的微创手术,该院副院长李宏主任医师更是宁波市的腹腔镜权威专家,最近李宏医生还入选为我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候选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戴老伯来到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李宏接诊了戴老伯。让戴老伯开心的是,他从李宏那里了解到,像他这样的情况,李惠利医院已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宏还介绍说,动手术时,他会给戴老伯使用一种新式“武器”——3D腹腔镜,“3D技术显示手术部位立体影像,使血管吻合、消化道重建等复杂操作更精准,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缩减手术时间,对一些像戴老伯这样手术耐受性低的患者而言更安全。”

    “不用打开腹腔只要打几个小孔,就能清除我体内的胰腺癌?”听李宏说这个手术方案创伤小、恢复快,令心灰意冷的戴老伯重又燃起了希望。

    其实,早在2014年李惠利医院就开始了3D腹腔镜手术,经过反复试验、学习和严谨的审批,率先引进3D设备。仅仅3年时间,现在3D技术已成为医生们的得力助手,广泛应用于胰腺、肝胆、胃部、直肠等手术。

    除了3D技术,近年来,在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硬质支气管镜、胶囊内镜、手术导航仪器、3T核磁共振等一批高科技设备频频亮相。这些高科技设备成为医疗技术发展的助推器。心胸外科和心内科联手的心脏杂交手术、运动医学科的全肩袖重建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经耳径路大听神经瘤切除加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胃肠外科的转化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等技术成批涌现,其中不少走在省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先后成为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宁波市首个肺癌诊疗中心、宁波地区最大的结直肠外科及痔瘘肛周疾病专业诊治中心、宁波市高压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医院……先后落户李惠利医院。

    其实,自医院创建起,李惠利医院始终以发展技术为核心,借力科技,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建院初期,时任心血管内科主任的周建庆院长就筹建了我市第一个心导管室,开展了我市第一例心血管造影术,为冠心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心胸外科成功完成全省第二例全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给心脏病人带去了重生的曙光;普外科引入腹腔镜设备,率先迈入微创时代。开门的技术红使医院迅速成长,成为市内首家三甲医院,也为之后的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李惠利医院更是强化科技之翼,开拓技术实力。高新设备的购置一直是该院的工作重点。据介绍,仅2016年,该院新增设备超过250台,高档心脏彩超,高清电子腹腔镜……新设备有如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不断促进技术创新,据统计,2016年该院申请新技术新项目达到130项。

    筑巢引凤

    一年3人成市领军和拔尖人才

    技术创新,人才是关键。

    为充实人才队伍,李惠利医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筑巢引凤,招兵买马。一方面重点推进学科发展,依托重点学科、区域专病中心、诊疗中心等强大的学科平台,形成人才吸引强磁场。心血管内科是该院的重点科室,连续3届被评为省市共建重点学科,也成了人才涌入的金招牌。目前该科室具有高端人才14名,其中博士5名。他们不仅是科室业务骨干,也是学科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促进医院技术、科研、教学等多方面发展。

    医院一直重视人才建设。宁波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廉姜芳就是医院花大力引进的一位博士。近年来,冠心病高发,廉姜芳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冠心病防治,目前正在研究多个基因相关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开展早期筛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基因研究提供新线索,她的研究将为冠心病早期无创诊断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作为区人大代表,廉姜芳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慢性病管理提案。  

    据统计,近3年来该院共招揽高学历技术人才170余名。目前医院高级职称占到19%,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4人。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李惠利医院还下大力开发内部人才宝库,尤其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

    李惠利医院广泛开展国外及地区间交流与合作,为青年人才发展开拓空间。从2009年至今,共有50余人从欧美先进医院进修回国,仅2016年就有14人出国交流学习。通过多元培养,不少中青年医生脱颖而出。据介绍,今年该院共有3位青年人才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队伍。陈治奎就是医院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才。他先后被选派美国、韩国学习,回国后,他主攻介入心脏病学,短短几年,迅速成长为科室重要技术骨干。据介绍,他负责或参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有20余项,每年抢救急诊心脏患者100多例,被评为第十二届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同陈治奎一样,心胸外科孙乐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沈毅博士都是医院选拔培养的青年人才,现都是科室业务骨干。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关键还在于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李惠利医院一方面发挥薪酬杠杆作用,在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向高层次人才、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去年年底医院推行年薪制,全院共有7人实行年薪制。另一方面加强奖惩力度。为鼓励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医院成立了500万元的“李惠利科研奖励基金”,对申报省市立项的课题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给予奖励。

    医疗技术提高

    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前沿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疗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极大地推动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最终的受益者是广大患者。

    心胸外科主任邵国丰被称为护心专家,他带领的团队在20多年时间填补了40余项省市技术空白。在他的推动下,科室引进胸腔镜大力开展肺部微创技术,改变了原本开胸手术痛苦大、恢复慢的局面。2016年胸腔镜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的70%。近几年冠心病成为公众健康杀手,他又集中精力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宁波由此一跃而为全省最大的冠状动脉搭桥外科手术基地之一。今年他有了更前沿的技术突破,在心内科的导管介入技术和高精影像设备的保障下,成功为一名复杂危重的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脏杂交手术,为这些濒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近几年,李惠利医院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余姚的郑先生之前因为乳头状瘤而两次走进了手术室,这次他慕名来到李惠利医院沈志森的门诊。沈志森发现郑先生的肿瘤已穿透骨膜,与眼睛只隔了2MM的眼眶底板。清除肿瘤的时候若是多一分则致穿透眼眶底板而误伤眼睛,少一分则肿瘤易死灰复燃。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沈志森主任应用了导航定位系统,在患者CT影像基础上建立手术部位的立体影像,接着用导航感应探头贴着郑先生的鼻子周围勾勒图像。勾勒图像与之前CT影像进行匹配,相似度达到100%才能进入下一个操作。在导航的指引下郑先生的乳头状瘤被清扫干净而没有伤及眼眶底板。

    脑外科去年引进了荧光显微镜,吸引了不少患者放心在宁波做高难度的脑部肿瘤手术。该科室丁方主任解释说,荧光显微镜可以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最大程度地清除肿瘤组织,减少术后复发几率,现在已成为脑部手术的标配。

    高科技设备已成为很多患者的救星。18岁少女小刘因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命悬一线,由于心肌受损,严重心律失常,心脏一度罢工。重症医学科医生用体外膜氧合系统俗称“叶医生”代替小刘心脏工作,而其自身心脏则进行治疗和休养。3天后小刘成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叶医生”现在已经成为抢救重症心、肺功能损伤的得力干将。

    同样,风湿内科开展了毛细血管镜用于可疑风湿患者的筛查,对风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风湿科丁健主任介绍说,风湿病患者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毛细血管镜检查还可以用于指端溃疡的预防,风湿患者一旦发生指端溃疡治疗难度就会大大提高,患者不仅遭受痛苦更多而且后期治疗成本也会一路蹿高。泌尿外科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其中经腔镜腹壁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即方便医生的操作习惯,又能加速患者恢复,减少皮瓣坏死发生几率,减轻患者术后水肿等痛苦。以往该科室病人为了解决肾盏憩室一个小小结石的痛苦往往需要开放手术,现在利用软镜操作微创方式拿出,减轻了患者痛苦。呼吸内科不断丰富微创诊疗手段,除了硬质气管镜成为常规开展技术,还拓展到经皮肤路径、经血管路径的微创诊疗,成功救治过多例大咯血不止的患者。

    医疗技术的创新,成为提高诊疗安全、提升救治水平、减轻患者痛苦和损伤的有效措施,也成为医院不断突破自身发展、提升实力的一把利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水平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加强。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多元化医学模式转变,由此带来医院功能由单纯的诊疗,转变为预防、保健、诊疗和康复,使医院内服务向院外延伸,医疗技术创新也就势在必行。

    以科技之翼提升医学技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将继续打响科技攻坚战,并且将不断丰富科技助医内涵。从技术硬实力延伸至服务软实力。近几年,医院紧跟市卫生计生委的号召,不遗余力改善就医体验。购置了自助一体机、诊间结算机等便民设备,方便患者就诊。开放第三方支付平台缩短患者结算等待时间,推出入院准备中心提高床位利用率。2017年该院门诊改扩建工程立项,大大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医院将在技术硬实力和服务软实力上更上一层楼。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