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 习近平近日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这次习近平批示中再次点名1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其中第二种表现就是“走秀式调研”(12月11日新华社电) 什么是“走秀式调研”?习近平说得很明白: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据说,许多地方接待领导调研,都设计有专门路线,培育了接待专业村,甚至有专门的“接待演员”。当上级领导来调研时,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调研,能够让本地最好的“亮点”和“典型”得到展示,就是供领导“访问”的家庭也是精心选择的,而接待的农民则是对那些能说会道的人进行培训的结果,回答领导的话是事先给出的标准答案,甚至有派人入户“担任”家庭成员的。如果没有这些准备,让调研的领导随便走,随便找老百姓谈心,谁知道村民会说出什么,要是把本地的问题捅出来,岂不是丢丑,那会影响自己的仕途的。 我们要批评这些基层干部弄虚作假。但仔细研究一下习近平这段话的意思,似乎主要并不是批评下面的干部,而是批评我们下去调研的领导。事实上,下面的干部弄虚作假,正是上面调研的领导诱导的结果。现在一些部门领导到基层调研,不是亲自到实地考察、实地询问、实地感受,而是一级一级下发通知,将调研题目及需要准备的资料一级一级传到基层,让基层收集整理素材,形成调研文章;有的虽然下到基层,但不到一线,只是坐在会议室里听基层负责人的情况汇报;有的虽然到了一线,但调查对象让基层确定,调查路线、日程也让基层安排;还有的本末倒置,带着既定的结论去调研,让基层按照结论找证据,使基层冥思苦想、生拼硬凑。在这样的情况下,下面弄虚作假,说到底不过是迎合上面的需要罢了,是上下配合,演出了一场调研的“双簧”。 领导到基层调研,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决策更符合实际,或者检验已有决策是否符合实际。如此热热闹闹走过场,岂不是自欺欺人,岂不是劳而无功?其实,这些“走秀”的领导,调研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而是为了表演,为了向别人特别是上级做做样子。调研什么、发现和解决什么问题,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出发点。既然如此,即使发现下面搞形式主义,他们也不会点破,而是会把“双簧”表演到底的。 当然不否认有的下级想弄虚作假来瞒骗上级,但如果上面是真心实意搞调研,也是完全可以冲出“包围圈”的。比如,调研不搞预先通知,不需要当地官员层层陪同,不要当地官员迎送,直接下到某个调查点去;到了调查点,不按照地方安排的路线,自己随意停车,或者随时走到任意一个村庄和农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干汇报,而要直接听老百姓的意见。 怎样解决“走秀式调研”问题?习近平讲到“成果要由老百姓评判”:“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而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最终只能“欺上”,并不能“瞒下”。现在的问题是,作风由老百姓评判是一个原则,如何细化为操作性的制度,还需要有下文。
|